添加时间:2009-10-19 11:13:26 阅读次数:2758次
第三附属医院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为一经济困难患者捐款近万元
10月12日下午,第三附属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纷纷来到行政办公楼前,把一张张人民币放进红色的募捐箱,为在该院住院的经济困难患者静静献上一份爱心。
18岁的患者静静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个家庭里有身体健康的爷爷奶奶,勤劳能干的父母亲,懂事的姐姐和可爱的弟弟。但命运无常,一个个巨大的灾难不断地降临这个家庭:2003年,静静永远失去了弟弟,备受打击的父母亲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中。随后,静静的父母亲相继查出癌症,2008年10月,静静的母亲因乳腺癌后期医治无效,离开人世;2009年5月,住院治疗一年多的静静父亲,也因为膀胱癌后期发生专业,治疗无效,撒手人寰。期间,静静正在读高中,在父母亲在世的最后几个月,静静都请假在家照顾父母亲,功课也因此拉下了很多,成绩比较好的静静最终还是接到了河南科技专修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就在全家为她高兴之际,一个天大的灾难悄然降临。8月10日,静静乘坐朋友的摩托车外出游玩遭遇车祸,当即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重症头颅损伤、右股骨粉碎性骨折、右膝内外侧副韧带断裂、腰椎骨折。而此时,肇事者主要责任人又百般狡辩逃避责任,更不用说及时支付医疗费用了。
为给静静治病,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一贫如洗。能借到钱的亲朋好友都找了,可是治疗费仍相差甚远。为了救孙女,70岁的奶奶和已经七十岁多岁的爷爷奔走于大街小巷,靠拾破烂儿换钱凑医药费。
《平原晚报》及新乡电视台的及时报道了静静的不幸遭遇,并呼吁社会各界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静静挽回如花的生命。
我校第三附属医院从媒体得知静静的情况后,及时与静静的家属取得联系,将因无钱住院只能在家休养的静静接到医院,给予全面正规的治疗。根据其病情,静静被妥善安排到该院神经内科。该科室在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查之后,根据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每天给予一次高压氧治疗,每天两次肢体康复训练,并辅助智力康复训练,并将根据静静的恢复状况,拟定了腿部骨折、腰部骨折等几个手术方案。
第三附属医院的职工及学生知道了静静的情况之后,纷纷来到神经内科,将金额不等的现金悄悄塞在静静的枕下;该院康复专业和五官专业的28位学生主动成立青年志愿者小组,分成几个小队,轮流全天候为静静服务。除了定时把静静抬到高压氧治疗室进行治疗外,康复专业的学生还一天两次地为静静做肢体康复训练,帮助料理生活琐事,陪同她聊天,进行智力训练等多项工作。
该院党政领导班子得知消息后,指示该院工会及团委面向全医院及社会发出倡议,为静静进行募捐。
10月12日下午,“新医三附院向李静献爱心捐款仪式”现场,第三附属医院全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将一张张百元钞票投进募捐箱,该院的职工和学生也纷纷捐献数额不等的钱款。随后,该院党政领导一起,将现场募捐的8800元现金送到了静静手中,并嘱咐她,要积极配合治疗,不要担心经济问题,医院全体教职工生将继续关注和帮助她将治疗进行到底。
捐款现场,河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新乡支队的民警及新乡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也送来的他们全体工作者的捐款。
命运将静静遗忘在苦难的角落里,社会把静静揽入充满关爱和温暖的大家庭。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李照勇在接受媒体采访说,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面对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和家庭,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伸出援助之手。治病救人是医院的基本职责,扶危济困更是我们医院和职工回报社会、建设和谐医院应有的行动。
据悉,近期第三附属医院相关负责单位还在相继接到本院职工及学生的零散募捐,目前所有捐款总金额累计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