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我院门诊上演“生死极速”

添加时间:2015-09-17 17:39:34 阅读次数:2257次

本网讯(陈燕 杨秀峰)9月15日下午3点,我院门诊大厅如同往常一样准时开诊,医生、患者,接诊、就诊,医疗工作在有序地进行着。

3点42分,医院门诊大厅监控显示,一名老人独自来到门诊服务台。据当时接诊的工作人员介绍,老人初来时要求挂呼吸内科的号,自己表述为呼吸有些困难,自认为是肺部问题。在接诊时,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老人左手捂着胸口,且行动缓慢,从老人的神情上判断,老人的病情并不像他所描述的那样简单,于是她们建议老人首先看一下心血管内科。

门诊护士护送老人前往二楼心血管内科门诊的同时,考虑到候诊患者较多,一楼门诊工作人员用对讲机指示二楼门诊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安排老人优先就诊,并疏导其他患者稍作等候。

听说老人胸口难受,心血管内科王显良医生在对老人进行简短问诊后立即决定为其做心电图检查。就在老人起身的一瞬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人起身后身体忽然向后倾斜,眼疾手快的王医生赶紧将老人抱住,紧接着老人意识丧失,发生昏迷。

面对突发状况,王显良医生迅速顺势将老人平放进行就地抢救,立即解开其上衣,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辅助其呼吸,同时,护士拨打急诊电话请求支援。一场与死神的较量立即展开,在急救现场的工作人员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惊险的一幕。

在得到急救指示后一分钟内,相关急救人员、设备、药物均快速到位。胸外心脏按压,反复给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气管插管,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相关药物治疗,10分钟后老人意识恢复。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立即将老人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肺复苏后”收入院。

随即,老人被送入导管室,心血管内科专家赵国安教授和孙海燕主任为其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术后老人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在CCU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在公共场所人类猝死事件频发,不少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丧失生命。有研究显示,一般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6分钟内得不到及时抢救,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病人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的希望极为渺茫。

我院在这场“生死极速”的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从工作人员的细心察觉,到“绿色通道”的迅速开启,到门诊医生的紧急施救,到急救程序的有效启动,再到医务人员的通力配合……环环相扣,各个环节彰显我院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急救水平和综合素养,彰显了三附院医务人员对生命的敬畏和坚守。在那惊险的一刻,是一双双强而有力的手为患者的生命回归架起了安全的桥梁。

在抢救生命的赛道上,新医三附院人做到了一路绿灯,疾驰而行,一场“生死极速”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