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沉默的记忆杀手

添加时间:2024-07-30 19:50:00 阅读次数:696次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认知障碍老人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相关数据,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认知障碍患者已达5300多万,其中重度认知障碍患者更是高达1507万,预计到2050年会增长到1.5亿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认知障碍的一些事。

1.png



什么是认知障碍?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认知,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理解判断等方面。顾名思义,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

认知障碍也被称为脑退化症或痴呆综合征。认知障碍是一种症候群,影响记忆、语言、注意力、定向、行为以及执行日常生活能力的退行性疾病造成。认知障碍除了阿尔茨海默症,还包括血管型认知障碍、路易氏认知障碍、额颞叶型认知障碍等。认知障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智能减退、人格改变、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等脑功能异常和行为改变为典型表现,轻度和中度患者经过治疗可延缓疾病的进展。

2.png


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人口学因素:高龄、低文化水平是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危险因素,高教育水平是保护因素。

2.遗传因素: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患者近亲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10%-15%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基因与痴呆发病相关。

3.血管因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危险因素。

4.生活习惯:高脂饮食、病态肥胖是痴呆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和脑力活动是保护因素。


认知障碍的检查有哪些?

体格检查:包括全身的一般查体和神经系统查体。

影像学检查:用于排除其他可治疗的痴呆、辅助临床各种痴呆的诊断及鉴别。

检验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免疫全套、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HIV、梅毒抗体等。

神经心理评估:常用的主要包括认知能力评估、精神行为症状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要利用多种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的检测评估认知功能损伤的程度,如常见量表LOTCA,MOCA,MMSE等。

基因检测:遗传因素在多种痴呆相关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具有阳性家族史或散发型痴呆患者中检测相关致病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如何对认知障碍进行预防和治疗?

通过对一些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可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

1.清淡饮食,饥饱适宜,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生活规律,保证高质量睡眠。

2.根据自身条件,坚持体育锻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避免脑外伤。

3.学会享受生活,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多动脑、勤思考,经常读报、下棋、购物、算账、聊天等。


治疗包括:

1.药物治疗:胆碱能制剂和非胆碱能制剂治疗。

2.非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音乐疗法和语言治疗。


作为家属需要注意什么?

1.多陪伴老人,减少老人的孤单和无助感。

2.某些场合避免老人独自行动,防止老人意外伤害。

3.保管好有毒物品或药品、电器、利器等危险品,预防老人自我伤害。

4.认知障碍老人多伴有其他慢性病,要注意用药安全,要避免服用不当、漏服或多服。

5.防老人走失,可在老人身上放置写有姓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的卡片。


3.png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联系电话:0373-3029483


屏幕截图_3-3-2025_172429_mp.weixin.qq.com.pn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