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如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添加时间:2025-08-13 07:52:00 阅读次数:281次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但若能在癌前病变阶段或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


01危险信号

结直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


1. 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泻或便秘超过2周,或两者交替出现。

2. 便血或黑便血液可能呈鲜红色(直肠或低位结肠病变)或暗红色混合于粪便中(高位结肠病变)。注意:痔疮便血多为鲜红色且与粪便分离,无法判断时建议及时就诊。

3. 腹痛腹胀:腹部隐痛、胀气或痉挛,排便后可能短暂缓解。

4. 体重莫名下降: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5%,且无明确原因。

5. 疲劳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


02筛查方法

图片2.png

1. 结肠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肠道病变,发现息肉可同步切除,阻断癌变进程。目前多数医院提供无痛肠镜,检查全程约20分钟。

2. 粪便潜血试验

检测粪便中肉眼不可见的微量血液。建议每年一次,适合作为初筛手段。若结果阳性需进一步肠镜检查。检查前避免服用维生素 C、红肉及阿司匹林等,以免干扰结果。

3. 肛门指检

医生戴上手套,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8cm的肛门、下段直肠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这一方式较为简单、直接、有效,无创,但只能检查中低段直肠,可作为直肠癌的筛查手段之一。

4. 其他辅助手段

粪便DNA检测:通过检测基因突变筛查癌变信号,适合抗拒肠镜者。

CT结肠成像:适用于无法耐受肠镜的高危人群,但无法活检或切除息肉。


03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微信截图_20250811100309.png


04预防指南

1. 饮食调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全谷物、豆类等);

避免熏烤腌制食品,每周红肉不超 500 克;

补充钙和维生素 D。

2. 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并限制酒精。  

3. 药物预防(需医生指导):

阿司匹林:长期小剂量服用可降低风险,但需评估出血风险。

叶酸补充:对特定人群可能有益。  


05常见误区

没有症状就不用查:早期70%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可能已到中晚期。  

肠镜检查很痛苦:无痛肠镜普及后,舒适度显著提高。  

一次肠镜管终身:即使首次检查正常,仍需按年龄定期复查。  



结直肠癌从息肉发展为癌症通常需10-15年,干预窗口充足。建议45岁后将肠镜检查纳入健康清单,同时改善生活方式,早筛早治是对抗癌症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