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06-04-27 15:31:27 阅读次数:3761次
在四川省医药界,肖启伟知名度极高,但褒贬不一。
去年,这位开江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因实名举报医药回扣,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掀起一场席卷全省的医药“反腐风暴”,128人被查办,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然而,就是这位新闻人物,2006年3月却远走他乡,前往山东打工。
在他离开四川不到1个月,3月25日,卫生部部长高强特意将他请到了北京,面谈了3个多小时。
在他举报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和高强,又谈了些啥?
两份截然不同的“医疗事故鉴定”
在开江县人民医院,肖启伟的名字似乎是一个禁忌。
外科楼旁的牌子上,写着这样的警句:“搞医任何人都打不了保票,你若今天挑他人的刺,明天他人就要夺你的漏,这样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言辞直接针对的,就是肖启伟。尽管院长已经先后换了两任,但牌子仍岿然立于原地。
56岁的肖启伟,就在这家医院工作了35年,在被免职前,他担任外一科主任。
他的举报经历,其实可以回溯到8年前,但此前一直匿名。
2004年11月,肖启伟开始实名举报医药回扣,并出示第一手证据,引起了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的高度重视。2005年2月起,省纪委、省卫生厅等组成联合调查组。由开江县起,整肃涉及了成都、资阳、自贡、眉山、乐山、遂宁、简阳等市州,128人被查办,涉案金额近千万元,其中,一批医院院长、副院长和设备处处长、设备科科长因此落马。
在他实名举报前,县人民医院正在更换领导班子,肖启伟写了署名意见,亲自送到县委组织部,不同意院长和副院长人选,原因是他们多年来一直搞药品回扣。
2004年10月,肖启伟所在科室因手术协调引发医疗纠纷,被指责为医疗事故,其外一科主任职务被撤销;
11月,他开始实名举报。并引发了一场风暴,此后,卫生局局长刘登友、县人民医院院长罗俊生和药剂科主任吴明春,先后下台。
2005年,就在大规模整肃在开江县掀起风潮的同时,肖启伟陷入另一起更严重的医疗纠纷。一位直肠癌患者的家属不断闹到医院和他家。有一段时间,肖启伟甚至携妻子躲到了重庆。
2005年11月1日,达州市医学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认为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得知这一结论时,肖启伟“觉得天都要塌了”。
“那是他最痛苦、最艰难的时期。”肖的一位好友称:那段时间肖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
“我家属不懂政治,说大不了退休回家不干了,”肖启伟后来这样告诉本报记者,“她哪里知道: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是最严重的,搞不好要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纠纷期间,肖启伟已经无法正常到医院上班,但还是每天上街一趟,但后来出门就越来越少。因为“走在街上很痛苦。路上遇见的人总是叹气,还说‘当初我们就劝你如何如何’,他们的脸色、他们同情的口气让我很不舒服,好像我是一个失败者”。
这让他“不能忍受”。
省卫生厅后来介入此事,2006年1月11日,四川省医学会对此作出鉴定结论:不属于医疗事故。
2006年1月16日,肖启伟得到通知。当晚,他约了一位要好的同事,两人到饭馆喝酒庆祝,“终于洗清了我35年行医生涯没有事故的纪录。”他一遍遍地、郑重地说。
“举报分子”的处境
在举报掀起了“反腐风暴”后,肖启伟感到周围人看他的眼光好像都变了。
“现在在医院,一定是众口一词地说我不好。”他苦笑着这样说。
县人民医院一位医务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回扣案后,医院门诊收入下降了近一半,她的工资奖金也受到影响。
而一名医生家属则直接将肖启伟称为“坏人”,在她眼里,这个“坏人”是想搞垮医院,让包括她丈夫在内的全院职工“吃不上饭”。
记者调查发现,在开江县人民医院,持这种观点的人员不在少数。至于肖启伟“搞垮医院”的动机,则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有人称他性格偏执,天生与院领导过不去,几乎都要跟每任院领导对着干。也有人认为肖启伟是因为2004年被免主任后,对前住院领导怀恨在心,便通过举报报复。
现任院长林忠明自认为对肖启伟已经“仁至义尽”,但他亦不理解肖的做法,他在本报记者面前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你老肖现在的退休金还不是由医院来发?医院搞垮了,对你有啥子好处?”
在此之前,肖启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这个“举报分子”离开后,大家可以更放心地搞回扣了。这句话让林忠明很是介怀:“医院一年多几乎没有停止整顿,怎么可能会有人顶风作案?”记者注意到,在开江县人民医院门诊楼的每一层,都有一个“有奖举报”的标牌,上写:凡实名举报红包回扣者,一经查实,给予举报金额十倍奖励。这也是开江回扣案后该医院整治回扣的具体措施之一。林忠明称,目前为止,尚未接到这样的举报。
一位医生说:现在如果在医院搞民主投票,一定是能够创收、能够提高医生待遇的人当选院长,“肯定不是肖启伟这样的人”。
当地的一位官员说,2005年4月,四川省、达州市联合调查组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上交回扣、“红包”,然而除肖上交4.1万元外,全院上交的回扣总计不足万元。(注:开江县出具的调查报告显示,此后上交的回扣一共19万元。)
一位同情者赞赏肖启伟的勇气,但不认可他的做法,因为“(举报医生回扣)打击面过大,太不策略”。在他看来,肖在开江县人民医院的孤立局面,并没有因为前任院领导被查处而改善,相反却进一步加重了。
当地的一位官员认为:“如果把整个医院说的都黑完了,人家都整他,就他一个人是反腐英雄,这对他以后也不太好。”
远走山东的争议
在肖启伟举报引发风波后,新华社对此作出了报道,2005年9月,央视《社会记录》栏目播出《药》,节目结束后5分钟,山东众和医院院长王传台就把电话打到了肖启伟家,邀请他去工作。
2006年3月1日,肖启伟远走山东,受邀担任医院的“医务总监”,享受院领导待遇,至于年薪多少,肖启伟拒绝透露,只说是“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初到山东,肖启伟不习惯北方面食,院长于是要求炊事员尽量照顾四川口味,保证让肖每天中午都能吃上米饭,“要是肖主任在这里瘦了,唯你是问。”
生活渐渐习惯了,肖启伟现在经常跟家里通电话,对于他58岁年龄远走他乡,妻子是支持的,“因为觉得他老呆在开江心情不好。”
让肖启伟最放心不下的,是乡下九十高龄的老母亲,他走前曾去探望,只说出门打工,没敢说是山东,“她要是知道这么远,会不放心”,尽管如此,“还是阻挡不了想走出来的想法”。
他说:离开家时,是“抱着一种能够很兴奋的心情,挺高兴,觉得什么事都解脱了,要开始新的生活”。现在出来已近两个月,目前的工作状态是“意想不到的好”。
他完全不觉得自己正处在“妻离子散”的困境中,“我在这个年纪还能出来发挥一技之长,还能有所作为,这是一种幸福。”
在肖启伟离开后,有媒体道称他“被迫内退,远走山东”,但这种说法开江县卫生系统不予认同。
当地卫生系统的官员表示:医院是一直挽留他的,县里也做了许多工作,甚至提出给他一间独门独户的房子,私人开业。“是他自己不接受啊!一定要走,医院、卫生局、县里都为此帮着做了很多工作。”
一经查实,给予举报金额十倍
四川省卫生厅纪委书记马健告诉本报记者:对于肖启伟,是一直采取保护态度的。有他这样的人,对推动工作是有利的。
他同时表示:卫生厅处理回扣案时原则是“处理少数、教育多数、钱要收回、风要刹住”。针对基层意见较大的实际情况,卫生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制订了七条“警戒线”在内的各种整肃措施。
四川省卫生厅透露,达州市卫生局已经呈送了一份报告,对肖启伟内退的事作出说明。
在这份报告中,开江县卫生局说,在肖启伟长达一年半的举报期间,未能正常上班,但医院对其工资、奖金、福利,都与在职职工同等对待,工作安排上,先动员他回外一科上班,后决定在门诊外设外科专家门诊,均被肖拒绝。
2005年10月,肖启伟申请调到政工科上班,此后,“他多次找上级组织和医院领导提出离岗待退,并数次口头和两次书面提出申请,态度坚决,执意内退,医院办公会集体研究后,报请县卫生局同意,批准其离岗待退。”
报告中还说,肖启伟反映县人民医院惟一支持其举报行为的一名科主任被免职,经县委县政府调查,免职发生于省市县纪委调查组进驻该院之前,是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时落选。
与部长的一面
2006年3月25日,在卫生部部长办公室里,部长高强接见了肖启伟。
这件事让肖启伟“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感”,成为他强大的精神支柱。
他在一份私人记录中,记载了高强部长的这样几句话:
“你坚持了八年反对药品回扣,做得好。今天找你来,想了解一下药品回扣究竟有多严重,为什么制止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