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便秘怎么办?

添加时间:2024-06-11 20:50:00 阅读次数:215次

1.png

完全自发排便,是指在不服用补救性泻剂或手法辅助情况下的自主排便。换句话说就是“正常排便”。

正常排便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请参考:

①强烈的排便冲动。

②毫不费力的行动,可以快速、轻松、愉悦地排出来。

③没有便后不尽感。

④大便表面光滑柔软,像下图实例。

2.png


慢性便秘是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慢性便秘的传统治疗主要依赖各种类型的通便药物,本文就通便药物进行总结,力求普通大众对便秘用药有一个全面、通俗的认识。

应用最广泛的是导泻剂。

容积性导泻剂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而起到通便作用。

渗透性导泻剂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 

刺激性导泻剂可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长期使用可出现药物依赖、吸收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不推荐长期使用。

促动力剂增加乙酰胆碱释放,刺激平滑肌收缩,加速结肠动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促分泌剂如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如利那洛肽)刺激肠液分泌,加速肠道蠕动,主要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和顽固性便秘。另一种促分泌剂鲁比前列酮可激活肠道上皮2型氯离子通道,促进肠液分泌,亦可缓解便秘的症状。

3.png


润滑性泻药,通过局部润滑并软化粪便而发挥作用。适用于粪便干结、 粪便嵌塞患者使用。常见的有灌肠、石蜡油、开塞露、甘油。还可以通过肛门嵌塞清除术(俗称:徒手掏大粪)等解决紧急情况。

便秘患者除了药物应用以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调理改善症状,最基础的是补充膳食纤维和增加饮水量。膳食纤维的摄入推荐量为20~35 g/d。推荐的每日饮水量为1.5~2.0 L。

除运动受限者外,规律的运动也可以改善便秘症状。另外,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及蹲位排便姿势、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情绪等,均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慢性便秘的患者建议采用相关的辅助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器质性病变、解剖异常以及评估有无出口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对于器质性梗阻引起的便秘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适应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对于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长期依赖刺激性导泻剂或灌肠治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有强烈的手术意愿的也可进行全面评估,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

242ad9962a1dee41412f754cdff2730b.png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三病区

科室电话:0373-3029642


屏幕截图_4-3-2025_999_mp.weixin.qq.com.pn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