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秋季腹泻”的那些事儿

添加时间:2023-11-07 20:25:00 阅读次数:301次

1.png

近日,儿科门诊不断陆陆续续来了些上吐下泻的小病号,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令很多家长谈“泻”色变的秋季腹泻。虽被称为秋季腹泻,但它不仅仅只发生在秋天!


一、秋季腹泻是什么?

腹泻病是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目前中国的儿童腹泻病发病率有2个高峰,第一个为6~8月,主要的病原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第二个高峰是10 ~ 12月,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也是我们俗称的“秋季腹泻”。


二、秋季腹泻是如何感染的?

患者、恢复期排毒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引起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为1-3天,多发生在6 ~ 24个月的婴幼儿,病程一般为5-10天。

轮状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呈散发或小流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手、污染物、污染的食品和水均可作为传播的载体。


三、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

秋季腹泻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没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发病初期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大多数秋季腹泻存在自限性,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但仍有少部分秋季腹泻可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肠套叠等并发症,危及生命。病毒感染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导致全身,包括神经、呼吸、心脏、肝胆、血液等多系统病变,如出现发热惊厥、心肌损害、肺部炎症、肝胆损害等。           


2.png

四、秋季腹泻时的药物使用

1.轻中度脱水的首选口服补液盐,一般不需要静脉补液。

2.肠道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如双歧杆菌、布拉酵母等制剂。

3.肠黏膜保护剂: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散。

4.补锌治疗:如葡萄糖酸钙锌等。

五、秋季腹泻怎么预防?

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洗手,不要吃未经清洗的瓜果蔬菜。

2.注意环境卫生,勤通风,空气流通和消毒,使用公筷,及时消毒孩子的玩具,勤晒衣物被褥等。

3.积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清淡饮食,增强抵抗力。

4.疫苗接种。目前轮状病毒感染已经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儿科 病房:0373-3029395

儿科 门诊:0373-3029822


供稿:儿科 陈瑞芳

审核:儿科 韩金芬

美编:侯媛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