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3-01-30 20:45:00 阅读次数:208次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席间高脂饮食、美酒不可避免,相聚甚是美好,但一个个悲伤的故事却诞生了......我们的“节日病”—急性胰腺炎登场了,消化内科病房俨然成了胰腺炎专场,尤其是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因其具有发病年轻化、易重症、易复发等特点,更让人不容忽视!
一、急性胰腺炎定义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临床以急性腹痛及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为特点,发病率逐年升高。急性胰腺炎的总体病死率约为5%,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病死率仍较高,已成为严重危及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
二、病因
急性胰腺炎可能存在多种病因,且存在地区差异。
胆石症仍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是酒精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 HTGP)日渐增多,且呈年轻化、重症化态势,有超越酒精性成为第二大病因的趋势,需引起重视,这也是今天我们分享的主角。
其他病因包括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 SOD)、胰腺肿瘤、药物和毒物、胰腺外伤、高钙血症、血管炎性、遗传性、病毒或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等。经临床与影像、生物化学等检查,不能确定病因者称为特发性胰腺炎(idiopathic pancreatitis)。小肠镜操作术、外科手术等医源性因素也可诱发急性胰腺炎。
三、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
除具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外,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还具有如下特征。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11.3 mmol/L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时最重要的特征。
约50%HTG-AP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无明显升高,脂肪酶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91.83%,而淀粉酶的诊断准确率仅为40.38%。因此增加了其早期诊断的难度。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合并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发生率较高,预后更差。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者多见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未控制、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及酗酒者。
高脂肪餐、饮酒、丙泊酚、雌激素、三苯氧胺、口服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恩替卡韦等药物均可诱发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同时,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家族成员多存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LPL缺乏性疾病,但此类疾病患者多为年轻人且发病诱因隐匿,不易被发现及诊断。
四、如何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常常患急性胰腺炎时血脂也会升高,但怎么判断是由甘油三酯升高引起的呢?这个问题交给专科医生判断!我们会根据病史、症状、检查综合评估,然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普通大众需要知道的是如下几条预防措施。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尽量达到体质量指数(BMI)正常化。
切忌暴饮暴食,胰腺炎患者可做到每日4-5餐甚至6餐,良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控制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防止再复发,这是饮食疗法的关键。
急性胰腺炎常在饱食,脂餐或饮酒后发生,所以为了预防再次复发,应当彻底戒酒。
在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糖尿病后,如仍有控制不良的血脂时,需及时找专科医师,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同时要做好营养咨询及定期血脂监测。
以上就是对胰腺炎尤其是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介绍及生活中的预防,新冠疫情终于结束,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够以我们的健康为重,这样我们才能走过一个又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胰腺虽小 责任重大,“胰”路通行
“胰”路呵护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供稿:王蓓蓓
美编: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