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手把手教您预防压疮

添加时间:2025-02-27 17:55:00 阅读次数:504次

75岁的李奶奶,因心力衰竭长期卧床,一天夜里病情突然加重,紧急送医后病情虽得到控制,可护士却发现她的骶尾部和足跟出现了压疮。骶尾部皮肤破溃渗液,周围红肿一片,足跟处皮肤也发红、发硬。

压疮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1.png

了解压疮,及时预防

压疮,也叫压力性损伤,就是由于压力或者压力与剪切力共同作用,导致皮肤和深部组织出现局限性损伤。

压疮容易发生在缺乏脂肪保护、肌肉包裹少或者肌层较薄的骨隆突部位和受压处。例如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及足跟部等部位。

2.png

3.png

压疮不仅会让患者疼上加疼,还会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能因为继发感染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预防压疮刻不容缓。

哪些人容易被盯上?

1.长期卧床的老年人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3.脊髓损伤患者

4.肥胖人群,以及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

这些人活动能力受限,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给压疮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

定时变换体位:这是预防压疮最有效的办法。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简单又有效,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30分钟翻一次,每次翻身都要检查全身皮肤。变换体位时要掌握技巧,或借助辅助装置,千万别用推、拉、拖这些动作,防止皮肤受到摩擦力和剪切力作用。

做好皮肤护理: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别让皮肤受潮湿刺激。每次排泄后都要把皮肤清洗干净,再用皮肤隔离剂或保护剂,隔绝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

合理使用减压工具:有压疮风险的患者可以用气床垫、翻身枕。局部减压别用环形或圈形器械,像垫圈、气圈,它们的边缘会产生高压区,让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产生障碍,反而损害组织。

注重营养补充:营养不良的患者,皮肤对压力损伤的耐受力低,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要多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预防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预防性使用敷料在骨突处选用能有效管理皮肤微环境、容易黏贴和移除、方便观察且大小合适的聚氨酯泡沫敷料,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几率。

加强观察:要定期检查患者皮肤,尤其是骨隆突处。一旦发现皮肤发红、压之不褪色等异常,得马上采取措施处理。

预防压疮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细心的 “持久战”,掌握这些预防知识,让压疮无机可乘,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健康生活。

4.pn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