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术后别大意!乳腺癌康复期的7个“危险信号”

添加时间:2025-04-09 21:25:00 阅读次数:437次

乳腺癌术后就像打了一场胜仗

但可不能掉以轻心

定期复查就是我们的"健康雷达"

帮我们早早发现"小问题"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1932.png


指南建议术后2年内每3个月查一次

2-5年每半年一次

5年后每年一次

不过,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请立即按下"健康警报键"!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1939.png

来源:太帅图库


新发肿块:身体的"不速之客"

保乳的姐妹:

要触诊患侧乳腺是否有新肿块出现,同时,密切关注乳头有无分泌物溢出

全切的勇士:

手术区域如果出现新的结节或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和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界限也不清楚,必须要引起重视


乳腺癌存在双侧发病的可能性因此,对侧乳房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要留意对侧乳房是否有新的肿块。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1946.png

来源:太帅图库


莫名疼痛:身体的"抗议信号"

乳腺癌手术完全恢复后,手术区域可以出现间断性的轻微刺痛不适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也没有过度劳累,却出现了疼痛,并且疼痛还在持续加重,尤其在胸腰椎、肋骨、骨盆等部位,那就要警惕骨转移的可能性。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1952.png

来源:太帅图库


顽固干咳:肺部的"红色警报"

肺部是乳腺癌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当出现慢性干咳症状时,若近期没有感冒等明显诱因,却一直干咳不停,经过正规治疗也不见好转,就要提高警惕。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1958.png

来源:太帅图库


肿瘤标志物升高:血液里的"暗号"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当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当肿瘤细胞在体内再次活跃增殖时,会释放更多的肿瘤标志物进入血液,导致检测数值不断攀升但需要注意的是,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是复发或转移,一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其波动,比如,身体某部位发生炎症、肝脏功能异常等。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2005.png

来源:太帅图库


头晕乏力:神经系统的"故障灯"

乳腺癌脑转移是一种常见的转移方式,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在脑部形成转移灶,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头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肢体无力的症状,可能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如从前灵活,拿东西时容易掉落,行走时也会有拖沓感等;如果是肿瘤转移到脊髓或脑部运动中枢,会损伤神经传导通路,影响肌肉的正常运动,造成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也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比如患者会感到手指、脚趾等部位麻木、刺痛或有蚁走感。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2012.png

来源:太帅图库


皮肤变黄:肝脏的"SOS信号"

乳腺癌细胞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当肝脏受到肿瘤侵犯,胆红素代谢受阻,就会反流入血,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出现黄疸症状。除了肝脏转移,肿瘤转移至胆管,造成胆管堵塞,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也会引发梗阻性黄疸。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2018.png

来源:太帅图库


体重"偷偷"下降:营养被"偷走"了

正常情况下,体重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当术后出现体重无缘无故且持续下降时,就需要重视了。


屏幕截图 2025-04-10 082028.png

来源:太帅图库


记住:  

复查不是"走过场",

而是给健康上"保险"!  

出现以上任何信号

请立即联系您的主治医生。  



屏幕截图_10-4-2025_82115_mp.weixin.qq.com.jp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