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望舌寻因——全科住培医师中医科学习心得(二)

添加时间:2023-10-26 17:15:00 阅读次数:831次

时间飞逝,转眼我们来到规培的第三年,来到了中医科轮转,学习西医临床的我对中医也充满了好奇,到现在还记得大三时在中医学课堂上老师们讲课时神采飞扬,埋下学习中医的一粒种子,到现在终于来到中医科跟随课堂中的老师们,从临床中再次学习中医的诊疗,以下是在中医科学习一周后的见闻心得。

十月份来到中医科,正值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但中医科的治疗室内病人并不比平时少,做针灸的、拔罐的、艾灸的、穴位贴敷等等,一个接一个,老师们忙的脚不沾地,我们也跟着见识了中医治疗之神奇。

相较于西医中我们学习的“视、听、叩、触”,中医中的“望、闻、问、切”更有富有神奇色彩,来到中医诊室除了切脉,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来,舌头伸出来看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望舌”。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舌质也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上蒸而成。正常舌象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质淡红明润,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图片3.jpg 

结合门诊见到的一个病人,他舌苔厚腻,伴有疲乏无力、面部油腻等症状,经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3天后舌苔改善非常明显,乏力等症状也明显改善。从这个病人身上,感受到中医治疗的疗效之迅速及有效。

图片4.jpg 图片5.jpg 

这是短暂学习中对望舌的一些了解,希望接下来可以跟老师们继续学习,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片6.jpg 

张蕊老师点评

中医看病的境界有四重:“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其中能通过望诊来查看病因者十分高明,医术最为厉害。望诊中比较具有中医特色的是舌诊,在日常诊疗活动中,通过仔细观察舌象的变化来大致判断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病情进展情况。如通过中药及针灸的治疗,患者的白腻苔转为薄白苔,则为脾的运化能力恢复,湿浊退却,下一步治疗时则应转为健脾为主等等……舌象的观察需要临床的积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多观察,多记录,多对比。(住培医师:孙洁)

图片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