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4-07-22 20:00:00 阅读次数:204次
1.百日咳是什么?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如果没有经过正规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鲍特菌是一种短杆菌,长1.0~1.5mm,宽0.3~0.5mm 。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分泌物可散布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通过吸入传染,所以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间接传染的可能性小。
百日咳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但较多见于冬春季节。地理分布以溫、寒带多发。一般散发,而在集体机构中可发生流行。
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无症状感染的较大儿童和成人,已被证实为儿童感染百日咳的重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本病在不同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儿。
本病一旦受到烟尘、蒸气、冷空气等诱因,均可引起痉挛性咳嗽发作。
潜伏期过后开始有临床表现,一般为三个时期:
目前临床可用以下检测项目:
①检测咽拭子样本中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于早期、快速诊断。
②检测血清抗体,需发病初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对比,不适于早期、快速诊断。
③通过咽拭子取样培养,培养时间较长,不适于早期、快速诊断。
①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和适当的温度、湿度。半岁以下婴儿为防发生窒息,应有专人守护。痉咳剧烈者可给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沙丁胺醇亦能减轻咳嗽。
②抗菌治疗
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较敏感,治疗的目的是清除鼻咽部的病原体,减少传播,通常不能缩短病程。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等不良反应较少。目前我国已有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百日咳鲍特菌的报道。
以上两类治疗均应由专业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实治。
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C 经30分钟或干燥3~5小时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有,比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完成接种共需4剂,即婴儿生后3月、4月、5月、18~24月龄,各1剂。
百日咳疫苗接种对控制百日咳的暴发和流行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有儿童都应进行百日咳的预防接种。
①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
②室内通风,特别是家庭、学校、幼儿园等。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
联系电话:0373-3020711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