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哺乳期如何用药

添加时间:2024-05-25 20:55:00 阅读次数:189次

1.png

所有药物都会不同程度地转运到乳汁中,但大多数药物的转运量都相当低,仅有少量药物转运到乳汁后可达到对婴儿有临床意义的剂量,所以哺乳期的妈妈用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哺乳期合理用药比较常用的是由临床药理学家、儿科学家Hale推出的《药物与母乳喂养》的L分级(LRC),根据药物对哺乳的危险等级分为L1~L5五个级别,具体如下:


L1级(适用):大量哺乳期母亲服药后没有观察到会使婴儿的不良反应增加。比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抗菌药物头孢氨苄。
L2级(可能适用):有限数量的哺乳期母亲用药研究证据显示药物对婴儿的不良反应没有增加,和/或哺乳期母亲使用药物后能证实危险性的证据很少。比如抗过敏药地氯雷他定、抗菌药物头孢呋辛。
L3级(可能适用):没有在哺乳期母亲中进行对照研究,但母乳喂养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存在;或者对照研究显示仅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发生,又或者没有研究数据发表的新药(不管其安全与否)。本类药物只有在评估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比如降压药物坎地沙坦、胃酸分泌抑制药雷贝拉唑。
L4级(有潜在危险):有对母乳喂养婴儿或者对乳汁分泌的危害性的明确证据,但哺乳期母亲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比如抗病毒药利巴韦林。
L5级(危险):对哺乳期母亲的研究已经证实对婴儿有明确的风险,或者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损害的风险高,应该禁用于哺乳期母亲。比如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抗雌激素药他莫昔芬。

2.png

哺乳期用药尽量选用对哺乳危险等级低的药物,同时哺乳期生病不能硬撑,以下用药原则记心上:

1.非必要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

2.如果必须要使用药物治疗时,尽量选择单一成分制剂,避免使用复合制剂;

3.应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的药物,药物能很快速从母亲血浆中清除,相应降低进入婴儿体内的药量;

4.尽量使用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

5.用药时间应在母乳喂养结束后或者婴儿夜间进入长睡眠后,避开母亲血浆中药物浓度高的时候哺乳,这样可以相对减少进入婴儿体内药量;

6.如果必须要使用有潜在危险的药物,担心乳汁中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可以选择暂停哺乳,一般停药5个药物半衰期后母亲体内药物含量基本消除完成,再恢复哺乳即可。

3.png

哺乳期用药知识你get到了吗?如果哺乳期妈妈觉得身体不舒服,不要硬抗,也不要盲目用药,及时就医,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安全、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母乳喂养中断。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临床药学办公室

科室电话:0373-3800299



屏幕截图_4-3-2025_93034_mp.weixin.qq.com.pn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