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视力下降,警惕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添加时间:2023-11-16 20:50:00 阅读次数:509次

43岁的曹阿姨,因“右眼视力下降3年,左眼视力下降1天”来我院眼科就诊,眼科医生建议神经内科就诊,住院完善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给予规范诊治后好转出院。

29岁的杨女士因“右眼视力下降2年,左上肢麻木伴呃逆1天”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经检查后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给予规范诊治后好转出院。

50岁的冯阿姨,因“四肢麻木无力1月,排尿困难1天”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经检查后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给予规范诊治后好转出院。


问:什么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答: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组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因好发于青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约40岁,所以也称之为“美女病”。


问: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有6组核心临床症状:

1.视神经炎症状:可单眼、双眼同时或相继发病,多数起病急,进展迅速,视力显著下降,甚至失明,多伴有眼痛,也可以出现视野缺损。

2.脊髓炎症状:对称性感觉障碍,如肢体麻木、疼痛,肢体无力(严重时出现截瘫或四肢瘫痪)、尿便障碍、神经痛,甚至呼吸困难。

3.极后(最后)区综合征症状: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4.急性脑干综合征症状:头晕、复视、共济失调。

5.急性间脑综合征症状:嗜睡、发作性睡病样表现,顽固性低钠血症,体温调节异常。

6.大脑综合征症状:头痛,意识水平下降,认知语言等高级功能减退。

1.png


问:为什么会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答: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因不明,吸烟,低维生素D水平,EB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病机制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相关。

2.png



问:得了这种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答:1.AQP4抗体检测:AQP4抗体阳性对于NMOSD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同时完善血清和脑脊液AQP4抗体检测。

2.MRI检查:可见视神经长T2信号或T1增强信号>1/2视神经长度,或病变累及视交叉;长脊髓病变≥3个连续椎体节段,或有脊髓炎病史的患者相应脊髓萎缩≥3个连续椎体节段;延髓背侧/最后区病变,脑干室管膜周围病变等。

3.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是无创、客观的检查方式,可以评估视神经传导通路是否受损。

4.其他自身免疫抗体检查及肿瘤筛查:部分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年龄大的患者可进行常规的肿瘤筛查。


问:得了这种病如何治疗?

答: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序贯治疗(预防复发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1.急性期治疗:治疗目标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残疾程度、防止并发症发生为主。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

2.序贯治疗(预防复发治疗):治疗目标为预防复发,减少疾病反复发作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累积。治疗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两大类,如:萨特利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具体的药物选择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症状可选用对症药物。如痛性痉挛可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巴氯芬等;疼痛或感觉异常可用普瑞巴林、阿米替林等;顽固性呃逆可用巴氯芬;震颤可用盐酸苯海索、盐酸阿罗洛尔;尿失禁可应用丙咪嗪、奥昔布宁、哌唑嗪、盐酸坦索罗辛等;尿潴留应导尿;便秘可用缓泻药,重者可给予灌肠处理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康复治疗:NMOSD的康复治疗同样非常重要。对伴有肢体、吞咽等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早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在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时,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骨质疏松及股骨头负重。当激素减量到小剂量时,可鼓励活动,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问:这种病会遗留后遗症吗?还会再复发吗?

答:这种病的致残率和复发率都很高,40%~60%在1年内复发,约90%在3年内复发。自然病程患者中,约50%在5~10年内遗留有严重的视觉功能或运动功能障碍。

3.png



问: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避免预防接种、感冒,避免过热的热水澡、强烈阳光下高温暴晒,保持心情愉快,不吸烟,不饮酒,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补充维生素D等。一旦确诊一定要积极寻求神经内科专科医师的帮助和治疗。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联系电话:0373-3029483




供稿:神经内科一病区 郭彦杰

审核:神经内科一病区 靳玫

美编:侯媛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