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4-11-18 21:45:00 阅读次数:453次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锌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几乎参与人体内所有的代谢过程。对生殖器官和性腺发育,与正常食欲和味觉维持、增强免疫功能以及促进儿童大脑及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锌摄入不足:出生6个月后的婴幼儿,单纯母乳喂养、辅食锌含量较低,不吃肉食,婴幼儿锌缺乏症的发生风险将变大。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由于出生时体内锌储存不足、潜在的摄入不足以及内源性丢失增加等因素,容易出现锌缺乏。 锌吸收不良:膳食锌经胃肠道消化吸收进入人体,胰腺功能不全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肠腔成分水解不良的疾病会影响肠道锌吸收,引起锌缺乏。如:肠病性肢端皮炎。摄入大量植酸、同时服用铁剂、钙剂等药物影响锌的吸收。 锌排泄过多:肾脏病变、腹泻等均可以导致锌从尿中排泄异常增加。 其他:反复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不同程度锌缺乏症的好发人群、症状和体征不同。 轻度锌缺乏症多发于短期锌摄入不足的人群,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识别存在一定困难。 中度锌缺乏症多见于长期锌摄入不足或伴发腹泻病的人群,临床表现可见腹泻、生长迟缓、厌食症、性成熟延迟、行为改变等表现。 重度锌缺乏症少见,一般发生于患肠病性肢端皮炎或长期使用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WD)的患儿,以口部、肢端周围皮炎、腹泻、脱发三联征为特征性表现。 不同年龄儿童及青少年的锌缺乏症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 新生儿、婴儿、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锌缺乏症多发认知能力受损,行为及情绪改变等症状,严重锌缺乏时可见肢体或口周的皮损。 学龄期儿童的锌缺乏症:脱发、生长迟缓、睑结膜炎和反复感染多见。 青春期青少年:可出现性成熟延迟。
血浆/血清锌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反映人体锌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指标,血浆/血清锌对轻度锌缺乏症敏感性低;其次,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急慢性炎症反应、检测时间点、样本采集和处理的方式等。临床上也使用微量全血锌作为锌含量检测方法,取血量少,更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一般不推荐发锌作为锌缺乏症的诊断指标。
首先需要坚持均衡膳食,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避免偏食,进食一些锌含量较丰富的红肉(牛肉、瘦猪肉、肝脏等)、部分海产品(如牡蛎,但不宜大量食用)、鱼类、禽类等。均衡饮食时无需通过锌剂来补充。 表1.常见高锌食物
补锌治疗应口服给药,宜选用易溶于水、易于吸收、口感较好、成本较低的补锌药物。相关药物代谢研究显示,单独给药后,葡萄糖酸锌、硫酸锌、醋酸锌的吸收效率相近,均高于氧化锌。 表2.常用补锌药物的比较 日常膳食锌充足时,加用补锌药物存在锌元素摄入存在超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可能性。儿童最高摄入耐受量以内补锌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在儿科临床中少见,但高剂量锌会产生急性毒性,可能对免疫系统、铁、铜和胆固醇的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可致恶心、呕吐、食欲降低、腹泻及头痛、贫血、神经系统病变和脂代谢异常。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儿科 科室电话:0373-3029395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