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视神经萎缩取得突破

添加时间:2015-02-02 14:39:41 阅读次数:2041次

 

(文:靳建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视神经萎缩”病变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以营养支持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给患者带来福音。

由于“外伤、青光眼、眼部血管阻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缺血和视神经萎缩,给许多患者带来几近失明的痛苦。患者往往辗转多所医院却得不到满意的疗效。对于这种病变业内曾有视力下降不可逆转的说法,以往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常规治疗往往无效。然而在医学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改换一种科学思路便可以重见一片蓝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万新顺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发扬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对于该病变从病理机理上找原因寻出路。传统理论认为视神经节细胞已经死亡,是无法进行治疗的。然而万教授认为视神经细胞有部分并没有真正死亡,这些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这些视神经细胞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是完全可能发挥正常功能的。通过加强营养支持来改变和恢复视神经功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安全可行的。基于这种认识,他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营养支持为主,强力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并辅以局部药物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使几乎失明患者的视力得到有效恢复。该院眼科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治疗,已形成系统的治疗体系。绝大多数患者经过2--3个疗程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病例:

患者周女士,60岁,因“左眼前黑影遮挡7天余”入院。患者曾到外地医院就诊,诊断“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给予药物应用后,症状无缓解。后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行头颅MR检查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及双侧侧脑室旁多发缺血灶及散在腔隙性梗死灶。在神经内科治疗后,眼部症状仍未好转,经眼科万新顺主任医师会诊后,诊断“左眼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查体:VOD 0.6,VOS FC/眼前,左眼视野大范围缺损,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示左侧颈总动脉狭窄、粥样斑块。转入眼科后,全身给予活血化瘀扩血管及局部激素应用,20天后患者视力及视野明显改善,查体:VOD 0.6,VOS 0.6,左眼视野已基本恢复,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继续在我科治疗至一月后,自诉左眼症状完全消失。查体:VOD 1.0,VOS 1.0,左眼视野已完全恢复,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复查双眼电生理潜伏期及振幅均提高。

患者王女士,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福长街,就职于北京铁路总公司。她双眼因患“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达两年余,后病情进展为“双眼视神经萎缩”。两年来王女士辗转于各医院治疗眼疾,双眼视力却持续下降,双眼视野大范围点片状视野缺损。后经亲戚介绍,王女士慕名找到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的万新顺主任,给予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及降眼压药物全身局部应用,经过43天的精心治疗,双眼视力左眼从0.8提高至1.0,右眼从0.2提高至0.4,双眼视敏度较前明显好转,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目前好转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