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榜样力量】李慧—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添加时间:2023-11-22 15:42:00 阅读次数:875次

李慧是新医三附院呼吸内科医生,在新医三附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经历和感悟。让我们一起重温李慧深情的抗疫故事。

2020年,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各行各业集体参战,所有医护人员白衣为甲,坚守一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作为黄河儿女,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获得了硬核河南的赞誉,新医三附院的领导也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委的号召,带领全体职工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抗疫战歌,彰显了作为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大年三十下午,医院发出了《疫情防控动员令》,我和爱人不约而同地在第一时间报了名,他是重症科医生,我是呼吸科医生,面对病毒肆虐,冲到前线与病毒抗争我们责无旁贷!

079f30c077ed1326b5c8f82dc1bccb8.png

2月10日上午,我爱人接到了通知,下午要赶往新乡市传染病院统筹负责新冠肺炎患者的救助工作。2月10日下午我也接到了2月11日驰援武汉的通知。晚上,我抽空把他的行李给送了过去,在深夜的街道上隔着1米的距离我们甚至看不清彼此的容颜。当时我想,如果我此次一去不回,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的见面,于是拿起手机给彼此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我们约定胜利归来时便是我们最美的重逢。都说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我认为这是对我们奔赴前线初心的最贴切的诠释。

2月11日上午11点,我院领导和职工代表在病房楼前送我们出征。疫情发生后,在同一个地方,我们的领导先后送走了五批,共计20个医疗队员去奔赴前线。李瑞云、申成芳、耿德胜、张亚枝已于2月2日奔赴武汉,这天郭浩和我也将驰援武汉,六名援鄂队员有三名是90后,平均年龄只有34岁,我知道出征的每一个人都是领导、同事、家人朋友心中深深的牵挂,我看到了大家担心不舍的表情还有眼里闪着的泪花。临行前我郑重许下诺言:请领导们放心,我们一点都不害怕,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回来!

image.png


工作的地方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法新城院区,这里是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病区总共有56张床位,病区开始接收病人的第一天晚上,一下子就来了40个重症病人,其中有一多半的病人需要呼吸机和高流量支持,这么多的机器同时运转,病房的氧气压力一时都难以维持,一开始的一周里病区每天都有病人去世。第一天到达武汉时队长就跟我们说:大家要有心理准备,这里是真正的战场,是荷枪实弹的战斗,不是演习、更不是排练,我要求大家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们每一个人的安危都关系到整个队伍的命运和荣誉,也是我们能打赢这场硬战的关键。

我们所在的院区有来自北京协和、北京中日友好、湘雅一附院、二附院以及吉林大学附属医院和西安交大附属医院等共18支国家援鄂重症医疗队。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六名队员,与来自河南开封、焦作、安阳、平顶山、洛阳、郑州等地共135名战友整建制接管了该院区的C7东病区。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称和职务,甚至诊疗习惯和思维都不尽相同,但是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心,通力协作,病房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争夺生命的战斗,洋溢着感动和温暖。病区的患者发生了气胸,随时有生命危险,我和郭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连夜给病人做了穿刺引流,使病人转危为安;我们三附院的4名护理人员,他们除了要给患者做治疗,还要给患者翻身、喂饭、清理大小便以及解决一切生活上的困难,除了护理,他们同时也担起了家属的职责。有一名患者上肢血管条件不好,大家都建议在下肢建立静脉通路,为了避免长期下肢输液引起血栓,只有我们三附院的护理人员坚持在上肢血管做穿刺,而且在模糊不清的视线下一针见血,获得了同济本院护士长以及患者的一致认可。作为三附院的代表,能与国家顶尖医疗队以及全省各个地市的医疗精英并肩作战,并取得了战疫胜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医院诊疗技术的认可。

image.png

我们刚到武汉做防护培训时,感控老师交代我们在病房一定要和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患者交流时最好站在患者的头侧,不要面对面。但是当你真正站到了隔离病房里,来到了病人床前,你便忘记了你在哪,忘记了你身边的危险,甚至忘记了你自己是谁。你只想尽力让自己的眼睛透过护目镜和防护面屏看的更清一点,方便判断患者的病情,只想让自己带着五层手套的手更灵活一点,让操作更准确一点;只想让自己穿着防护服和几层鞋套的腿脚走起来更快点,方便和死神去争夺时间。就是这样,当你真正面对这些深受病毒折磨的同胞 ,看着他们费力的呼吸和痛苦的面容以及暗淡的眼神,只想尽己所能、护其平安。

2月18日凌晨,在我到达武汉的第7天,我的父亲突发疾病离开了我,在那一刻,我只能向着家的方向深深一跪,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作为一名医者,我曾经无数次把病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然而这一次,隔着手机屏幕眼睁睁地看着死神带走了我的父亲,我束手无策,那种痛撕心裂肺。父亲去世后,我们的朱书记和翁院长第一时间赶去家中慰问,领导们给我发微信,劝慰我、鼓励我,并专门抽调人员帮着料理父亲的后事,让父亲落叶归根,回到安阳老家。还有三附院的战友们也日夜陪着我、照顾我,跟我一起落泪难过,所有的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都在关心牵挂着我。(今天在这里再次谢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温暖的领导、同事们)。这一切都是我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的动力。当所有人都劝我休息几天时,我拒绝了,当天下午再次奔向了病区。战疫未胜,我不能当逃兵,我不想让更多的人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唯有去战场和病毒拼杀,救治更多的患者,才能不辜负大家给予我的帮助和温暖,在天堂的父亲也才能安心。


image.png

其实在武汉的每一个白衣战士都有自己感人的故事。我们医院的张亚枝,凌晨六点下夜班,收到老公发来的视频,视频里面刚满一岁的孩子趴在床边嘴里清晰地喊着“妈妈妈妈”,她走到时候孩子还不会喊妈妈,她说这是她一生听到最美地声音。我们的申成芳,出发武汉时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在武汉除了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外,还有默默一个让人忍受给孩子强行断奶的痛苦。耿德胜 ,我们急诊科的帅小伙儿,他走的时候父母亲人都不知道,在武汉时所有的报道媒体面前他都把自己藏起来,因为在他心里所有的荣誉也比不过让父母安心。

在武汉抗疫的这段日子很辛苦,但是更多的是感动。面对这场疫情,处处都是战场,我们只是战斗在不同的阵地,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但是我们却得到了很多很多:在武汉工作期间,医院领导以及行政、工会等部门在时刻关心关注着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各种应急物资和生活用品,给了我们的家属无微不至的关系和慰问,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还定期通过视频连线对我们进行鼓励和关怀;在武汉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回到家乡听到最多的就是英雄二字;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爱心捐赠,宾馆驻地工作人员对我们的悉心照顾,还有我们返程途中受到的最高礼遇,这一切都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唯有拼尽全力,才能不负使命。

image.png

image.png

从武汉回来,我获得了很多荣誉。9月8日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我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我很激动,也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说:“广大的医务人员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记在共和国的丰碑上。”这一句句暖心质朴的话激励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也是给予我们医务人员最高的褒奖。

image.png

image.png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驰援武汉期间失去至亲我很痛苦,懊悔没能守在父亲身边,但是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依然会是同一个选择,因为面对病毒,面对国家危难,这就是一道单选题,答案是唯一的,我是一名呼吸科医生,其次才是父亲的女儿。经历了这场疫情,我对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珍惜我们美好的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也更加深刻体会了没有国之康泰,就没有家之安宁。在这次疫情里,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作为一名医生和党员,要时刻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要始终牢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宗旨,关键时刻要扛得起,顶得上,豁得出,敢于斗争,不计生死。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初心和使命,用一生的努力做一名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