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4-12-25 19:50:00 阅读次数:332次
对于依赖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而言,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他们的生命线,而内瘘血栓的形成却严重威胁着这条生命线的畅通。
内瘘血栓的诊断
医务人员通过听诊和触摸来评估血流情况。血栓形成后,患者自身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的症状。
内瘘血栓形成的处理
手法按摩
对局部早期(6小时内)形成的血栓或许有效,大部分情况无法恢复内瘘通畅。
药物溶栓
首选局部穿刺尿激酶持续泵入溶栓。同时加强对血透患者日常健康教育,强调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内瘘异常,及早对症处理。
手术切开取栓
它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内瘘重建
避开病变部位,充分利用有限的血管资源,如血栓清除及血管探查后仍无法恢复内瘘通畅,可使用此手术方法进行内瘘重建。
内瘘血栓的预防
1.注意保暖。
2.避免做压迫内瘘的动作。
3.造瘘侧手臂不能测血压、输液、静脉注射、抽血等。
4.穿刺方法正确,压迫止血力度适当,每次透析结束后,纱布按压力度要合适,以保证能触摸血管震颤为宜。
5.每日多次要看内瘘血管有无塌陷、用听诊器听内瘘处有无杂音、摸内瘘处有无震颤、感觉内瘘血管有无比较明显的疼痛感。
6.透析间期控制水分,透析时避免过度超滤发生低血压,引起内瘘闭塞。如透析后出现低血压症状,应立即平躺,抬高内瘘侧肢体,饮用糖水或盐水,待血压回升后检查内瘘震颤有无减弱。
内瘘血栓的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医患都应该掌握动静脉内瘘监测和保养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