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如何远离乳腺癌

添加时间:2024-11-12 21:30:00 阅读次数:304次

乳腺癌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稳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比较罕见,从35岁左右开始,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

面对日益高发的乳腺癌,我们该了解什么?又该如何远离它?

1.png

一、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患病人群中,会有一些高危因素,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更好地判断自己的风险状况,判断自己是否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1.具有乳腺癌的家族史者

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群,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2.患有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者

患增生性病变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增高,乳腺良性疾病史,尤其伴有不典型增生者发展成乳腺癌的可能性更大。

3.月经初期提早、绝经延迟的女性

月经初期年龄提早(小于12岁)、绝经年龄延迟的女性(大于55岁),由于乳腺组织受体内雌激素作用时间长,发生乳腺癌机会增多。

4.肥胖女性

脂肪可以升高人体内雌激素受体水平,间接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5. 晚婚,不育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未育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高于已生育女性。此外,初产年龄大(初次生育年龄>35岁)也是乳腺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6.长期使用含有外源性雌激素产品

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或保健品,绝经后长期服用激素补充剂,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7.精神抑郁

大多数女性在发病前长期处于精神抑郁状态。

8.长期、高频次、大量暴露于电离辐射下或短期多次进行胸部透视或胸片检查的人群。

二、出现以下几个症状,要小心乳腺癌

1. 乳房肿块

约有80%的乳腺癌患者是无意间发现乳房肿块,去医院检查,诊断乳腺癌。

所以对于女性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自己的乳房有单个肿块出现,且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活动度差,按压没有痛感,就要注意了。

2.乳头溢液

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会在非妊娠期出现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色。  

3.橘皮样改变

如果癌细胞将皮下淋巴管堵住,皮肤会出现水肿,乳房的皮肤出现类似于橘子皮的形态改变。

4.乳头内陷或者回缩

乳头内陷也是比较常见的癌肿体征,手指无法将乳头牵出,乳头会一直固定在回缩的状态。如果出现湿疹样癌,乳头则会变为糜烂状态,还会出现痂皮。

5.腋窝淋巴结肿

乳腺癌患者,两侧腋窝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的情况,淋巴结节较硬,无痛感。

2.png

三、从小事做起,远离乳腺癌

3.png

1.不要随意生气

人一旦生气,情绪会很糟糕,这会抑制卵巢排卵,体内的孕酮也会跟着下降,雌激素就会随之增加,导致乳腺增生,甚至癌变。

2.不要经常熬夜

如今,乳腺癌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些年轻职场女性也容易出现乳腺癌,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3.做好乳腺癌筛查

做好筛查是关键,目前乳腺癌筛查有两种手段。

(1)乳腺自我检查,绝经前女性应建议选择月经来潮后7-10天进行自我检查。

但是这种自我检查尚不科学,很容易错诊或漏诊,不能提高早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

(2)乳腺彩超检查,《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25岁以上女性的健康乳腺,每年进行1次乳腺彩色B超检查;如果乳腺查出有异常,就要每半年检查1次。

(3)乳腺钼靶检查,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一般用于4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乳腺癌筛查。

但乳腺钼靶检查的弊端是具有射线辐射,因此不能频繁进行。

4.png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内科一病区

科室电话:0373-3029657


屏幕截图_3-3-2025_11324_mp.weixin.qq.com.pn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