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冬季远离中耳炎

添加时间:2023-12-15 17:45:00 阅读次数:149次

冬天来了,伴随着气温的下降,流感的流行,又到了中耳炎高发季节。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言道“十聋九傻”,因此保护双耳,远离中耳炎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1.png



为什么中耳炎儿童多见?

中耳炎最常发生的年龄段是儿童时期,由于儿童呼吸道狭窄,咽鼓管短粗且平,在上气道感染时,病毒及细菌比较容易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而且部分患儿存在腺样体和扁桃体病理性肥大,导致咽鼓管口狭窄引流不畅,造成中耳炎的反复发作,这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急性中耳炎就会转为慢性中耳炎。

2.png




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中耳炎早期表现为剧烈的耳痛,全身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中耳内会化脓感染,鼓膜坏死穿孔,患耳流脓,脓液排出后耳痛会缓解,发热也会缓解;如果急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反复流脓后穿孔不愈转成慢性中耳炎。在呼吸道感染,或挖耳,耳道进水时,中耳炎便会反复发作。慢性中耳炎患者一方面反复流脓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随着病史延长,中耳的慢性炎症会引起内耳毛细胞损伤,导致混合性耳聋,影响患者社会交流。




患了中耳炎该怎么办?

患了中耳炎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救治,医生可以通过治疗,及时控制急性中耳感染,防止慢性中耳炎的发生。儿童时期如果有急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需要检查患儿的扁桃体及腺样体是否肥大,必要时手术切除病变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可以避免急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如果到成人仍有慢性中耳炎,鼓膜的穿孔内外会形成上皮圈,导致无法自愈的穿孔。在感冒后咽鼓管就像烟囱,继而将鼻咽部的细菌吸到中耳,患者就会出现流脓感染,多次发作后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过去由于医疗技术水平有限,许多中耳炎患者被要求干耳三月以上才能考虑手术,并且手术成功率低。目前随着设备的完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避开急性感染期就可以进行。耳内镜下中耳微创手术,术后患者可恢复健康完整的鼓膜,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听力。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科病区 

联系电话:0373-3802796



屏幕截图_5-3-2025_154242_mp.weixin.qq.com.pn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