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胆囊结石:不要让结石吓破你的“胆”

添加时间:2023-10-11 20:05:00 阅读次数:199次

1.png

胆囊结石——胆囊里面长了石头,又称胆石症。


一、胆囊的生理功能

正常的胆囊有浓缩储存胆汁及间断排出胆汁的功能,有少量分泌功能,分泌物可以润滑和保护胆囊黏膜。胆囊内储存的胆汁,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胆汁中的各种固体成分均溶解于胆汁中,当正常的平衡发生改变时,会出现不溶解的固体成分、沉淀、形成结石。胆汁中的脂质主要为胆汁酸盐、胆固醇、卵磷脂。

 

2.png

二、偏爱人群及原因

胆囊结石偏爱哪些人群呢?如下:

①一般是40岁以后为主。

②女性多于男性。

③肥胖体质。

④多次生育的女性。

为什么女性多见?这是因为胆囊结石大多是胆固醇结石,而胆固醇结石其原因为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比例增加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平衡,从而沉淀形成结石。胆固醇的形成通常与雌激素有关,女性的雌激素分泌较男性多,同时黄体酮也影响胆汁分泌,恰好雌激素和黄体酮都存着女性体内,所以女性多见。

3.png

胆囊结石和饮食也是密切相关的,经常吃脂肪含量高的高脂饮食更容易得结石,同样的道理,脂肪含量高,里面的胆固醇含量也高,所以更容易得结石。肥胖的人群容易得结石也是因为脂肪含量高的原因。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浓缩胆汁,然后定期排泄胆汁,如果经常不吃早餐,胆囊内的胆汁不经常排泄,胆汁会变的黏稠,也更容易形成结石,所以建议大家要养成按时吃早餐的好习惯。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现在的社会节凑快,早上起来匆匆忙忙,很多时候都不吃早餐,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时间一长,胆囊结石可能自然就会找上门来了。

 

4.png

三、临床症状                          

得了胆囊结石有什么症状呢?一定会引起腹部疼痛吗?

1.无症状 大多数人群没有任何不适,我们称之为“静止性结石”。这种人群可以医学观察,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半年或一年做一个彩超,查看胆囊结石生长的速度及有没有其他的伴发疾病。

2.消化不良 很多病人的胆囊结石,最开始都表现为食欲不佳、上腹部饱胀、呃逆等消化道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胃病”,甚至有些人还做了胃镜等检查,最后到肝胆外科看了才知道是胆囊结石惹得祸。

3.胆绞痛 大多数是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或是身体受到颠簸及剧烈运动,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管处,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绞痛。也可以是结石移动直接刺激胆囊,诱发平滑肌收缩痉挛所致。疼痛位于右上腹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右肩部和背部放射。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病人一年内会再次发作,随后发作频率会增加。

5.png

四、胆囊结石的生长过程

1.胆囊结石初形成   一旦胆囊结石形成后,如果不干预,增长速度1-2mm/年,引起症状约需5-20年,这一阶段,病人可以没有症状,或者仅仅只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此时胆囊尚保存其正常的吸收、浓缩功能,但危险已经悄悄来临。

2.胆囊结石出现临床症状   胆囊结石存着的时间越久,慢慢的长大,可以引起胆囊管的梗阻,出现胆绞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内容物不能排出,高浓度的胆汁酸盐化学刺激引起胆囊黏膜的损害,加上继发细菌感染等,可出现胆囊水肿、化脓、坏疽甚至穿孔等急性炎症症状,若早起及时给予干预后梗阻缓解,被破坏的黏膜逐渐修复或溃疡的愈合,形成纤维瘢痕组织,水肿减轻,组织间出血被吸收,炎症消退,逐渐进入到慢性胆囊炎阶段,但此后可以反复出现急性炎症及炎症的消退,交替进行。此时,胆囊的吸收浓缩功能大多减退或完全丧失,胆囊仅是一个残存的器官。

3.胆囊结石引起并发症   随着胆囊功能的逐渐丧失,再加上病人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会出现胆囊积脓、胆囊肠道内瘘、结石排入胆管引发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及肝功能不全、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此时胆囊已经是一个危险的器官了。少数患者结石在胆囊内反复刺激,引发胆囊炎症反复发生而导致胆囊萎缩、钙化、瓷化,甚至发生恶性改变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五、治疗

是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呢?不是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尤其是儿童患者,一般不做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可观察和随诊,一般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2.对于有症状和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建议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一般需要在腹部选择三到四个戳卡进行手术,最大的为10mm,最小的为5mm,切口也可以不用缝线,术后一般3-5天或5-7天就可以出院。

3.结石数量多的及结石比较大的,如结石直径大于2-3cm;胆囊息肉大于1cm的;胆囊壁钙化的或胆囊壁增厚伴有慢性胆囊炎的,这些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也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于病情复杂的或没有腹腔镜设备的医院,也可开腹胆囊切除。


六、常见疑问

1.胆囊切除了怎么办,以后会影响消化吸收吗?事实上,肝脏是持续分泌胆汁的,胆汁主要帮助消化,而胆囊是储存及浓缩胆汁的,进餐后胆囊排空,排泄胆汁,有句诗是这样说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去的是胆,也就是胆囊,留的是肝脏。所以说,如果胆囊结石伴炎症,把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胆汁没有影响,而且术后胆总管会代偿扩张,起到部分胆囊储存浓缩胆汁的作用,对人体不会有太大影响的。另外,如果胆囊结石时间过久,反复出现炎症,逐渐长大,会出现癌变的,将直接影响人生命的,所以有胆囊有结石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听取专科医师的意见。

2.保胆取石怎么样?这也是一种手术方式,该术式最大的优势是保留了胆囊,但是其结石的复发性、再手术率及胆囊癌的发生率较胆囊切除术大,所以是保胆还是切除胆囊,需要多方面的权衡,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应患者强烈要求行保胆取石,术后3月结石再次复发且再次出现炎症,最后又选择了胆囊切除术,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也增加了费用。换句话说,胆囊结石的“保胆取石”治疗是“中国特点”,国外无此术式,国内争议也较大,在各种指南及专家共识已被彻底否定。总体来讲,目前胆囊切除术仍是世界公认的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金标准”。

3.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溶石呢?有的,对于结石是胆固醇结石的,且胆囊管是通畅的,可口服熊去氧胆酸溶石治疗,如何判断是否为胆固醇结石比较难以界定,临床上一般进行实验性治疗,需要长期口服,至少半年才能看到效果,如果治疗期间出现胆绞痛、胆囊炎或者半年后复查结石仍在增大,最后也是要考虑行胆囊切除的。

4.胆囊结石能否体外碎石呢?以前有人做过此类的治疗,现在基本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胆囊管比较细小,如果进行碎石,需要保证将结石碎到3mm以下,这是很难达到的,如果达不到此效果,结石反而会嵌顿到胆囊管,加重胆绞痛及胆囊炎症状,增加病人的痛苦,最后仍需胆囊切除,也增加了病人的费用。此外,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处最窄,石头打碎后排入胆管,极易嵌顿在胆总管下端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5.胆囊切除后胆管内容易形成结石。对于肝外或肝内胆管结石,多为胆色素混合结石,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两者的结石成分及形成机制是明显不同的,所以胆囊切除并不会增加或促进胆管结石的形成;相反,胆囊切除后消除了胆囊结石形成的场所,大大减少了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从而引起继发性胆管结石的风险。

6.胆囊切除后容易发生结肠癌?对于胆囊切除术后与结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是很久前的一个错误观点。最新发表在消化系统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的权威研究数据表面,胆囊切除并不会对结肠癌的发生产生影响;相反,胆结石病本身则会增加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由此可知,目前的研究结果已推翻了既往对胆囊切除的错误认识。

6.png

七、预防及饮食注意

那么,正常的人群,该如何去预防胆囊结石发生及饮食注意呢?一般来说,定期去医院体检,空腹行肝胆胰脾彩超检查就可以查看有没有结石,必要时可以行腹部CT检查及核磁检查。

饮食上,有“三吃两少吃一控制”。

三吃为:

①早餐要吃,让胆囊里面的胆汁定期排泄。

②水果、蔬菜要吃,即清淡饮食为主。

③低脂饮食,可以吃一些脂肪含量较少的肉食,比如鱼肉、鸡肉等白肉。

两少吃为:

①晚餐要少吃。

②少吃高热量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五花肉、羊肉等。

一控制为:控制体重,降低身体内脂肪含量,让高胆固醇远离你。

总之,得了胆囊结石不要害怕,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听取专科医师的意见。千万不要被结石吓破了“胆”。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一病区0373-3029642





供稿:普通外科一病区 王德年

审核:普通外科一病区 李韶山

美编:侯媛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