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3-10-10 21:45:00 阅读次数:177次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辛苦了几十年的父母,现在走路已经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了,上下楼梯越来越费劲了,腰杆也无力挺直了……是的,你已长大而他们却在逐渐衰弱。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是老龄化社会中最突出的难题,研究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中约有10%患有衰弱,75~84岁老年人约15%,85岁以上老年人约25%,住院老年人约30%。由此可见,老年衰弱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本文将介绍大家认识什么是老年衰弱、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等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常见的老年健康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老年衰弱?
《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将衰弱定义为:老年人以肌少症为基本特征的、全身多系统(神经、代谢内分泌及免疫等)构成的稳态网体系受损,生理储备下降、抗打击能力减退及应激后恢复能力下降。简而言之,是一组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衰弱程度不同。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肌肉减少、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也许有人会说,老了不都会衰弱吗?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没必要干预。衰弱确实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但它会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的风险,危害极大。
1.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逐渐减退,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等。这些变化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疲劳、乏力、易感染和骨折等问题。
2.心理变化:老年人面临的生活压力、情绪波动和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也会对其身体机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抑郁和焦虑、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可能加重老年衰弱的症状。
衰弱虽然可怕,但并非无计可施,《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共识指出,老年衰弱早期预防是可逆的!
根据《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指出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可以延缓衰弱前期的老年人走向衰弱和失能的状态。
1.体重下降,非人为减肥的情况下,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要警惕,这可能是衰弱综合征的一个重要信号。
2.容易疲劳,自我感到疲劳,如以前能走去买菜而不觉得累,现在走一会就感觉很累了,就需要注意了。
3.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如果老年人经常感冒,并感觉身体很虚弱,也是衰弱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表现。
4.步数减慢,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调整步行速度,但如果男性老年人小于39m/min,女性老年人小于36m/min,则可能提示有衰弱的前期症状。
5.握力下降:男性握力下降到22kg以下,女性握力下降到14kg以下。
如果老年人看似健康,但符合上述标准中的3项,即可以判定为衰弱综合征;如果出现1到2条,则属于衰弱综合征前期。衰弱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多个因素,若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当我们识别到衰弱的信号后,就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首先应从饮食上下功夫,那么,老年人应该怎么吃?对于健康老年人,《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推荐,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每日摄入30毫升/千克的水,除此之外,老年人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D;对于已经有老年肌少症的患者来说,食物中的蛋白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肌少症。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1.0~1.5克/千克体重,蛋白质总量平均分配至一日三餐中,优质蛋白比例要大于50%;鼓励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减少肌肉相关的氧化应激损伤。
科学的运动,可以扭转健康状况,“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老人,说起运动,可能对于老年人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推荐实施抗阻、力量及平衡训练联合的多组份运动计划,将多元化运动计划,安全有效地融入老年人的生活,如将有氧运动、伸展或柔韧性运动、平衡训练、抗阻训练等相结合。
首先是步行能力训练,老年人应优先保持步行能力,有氧锻炼每周3~7次。
运动量是每节20~60分钟。
运动强度可从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15~30分钟。
可选择跳舞、骑车、徒步、慢跑、游泳等。
对于有严重关节炎或平衡障碍的老人,也可采取其他形式的运动。
平衡能力训练,如太极拳、站立瑜伽或芭蕾舞动作、单腿站立、脚跟站立或脚尖站立等。
阻力训练,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渐进式加强,如卧推、深蹲、伸屈膝、握力练习等,建议每周至少2天进行肌肉强化运动,要求涉及所有主要肌群。
柔韧性训练,包括动力性和慢动作拉伸、静力性拉伸、瑜伽等,建议每周2天,每次运动超过10分钟,最好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后进行,运动强度建议从低强度开始,缓慢增加至自身可耐受最大强度。
除此之外,要保持大脑活跃,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阅读、打牌等方式来保持大脑活跃,减缓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维持社交活动,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友保持联系,避免孤独和社交孤立;保持良好的心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做好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因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防治衰弱是当今的重要任务,老年人应该加强对老年衰弱的认识和理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减缓身体机能的退化速度,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同时,也呼吁医务人员,重视老年衰弱的预防,才能减少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供稿:保健科 潘勤
审核:保健科 张鹏
美编:侯媛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