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05-08-02 17:51:40 阅读次数:6719次
电话是新乡市洪门镇卫生院打来的。一位30岁的妇女因产后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当三附院医务人员赶到时,病人仍出血不止,心率达到每分种140次,呼吸不规则,平均每分钟30多次,血压已测量不到,呈现出失血性休克,任何的移动都可能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看到这种情况,他们立即为病人增加了补液通道加快补液,使用升压药等抗休克处理。
10月23日17点50分。经一个多小时的救治,病人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缓解。由于卫生院条件所限,病人被紧急转运至三附院继续进行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任何的耽搁都有可能危急病人的生命。在医院有关部门协调下,各相关科室早已做好了准备工作。当病人来到医院时,妇产科、急诊科、外科、麻醉科的专家已等候在病房,他们现场会诊,制定了周密的抢救方案。针对危及病人生命的DIC(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他们采取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多种措施有条不紊进行抢救。
10月24日0点20分。经过7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治,病人出血已基本停止,凝血功能得到改善,血压已稳定在收缩压11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70-80毫米汞柱,心率稳定在每分钟120-130次/分,生命体征基本上得到稳定。此时,医院前来参加会诊的专家和教授才带着一丝欣慰,拖着困乏的身体离开了病房。但是,病人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
10月24日12点10分。又12个小时没有合眼的三附院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和当班的医护人员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病人的血压、呼吸、心率终于恢复正常,已完全脱离了生命危险。
他们笑了,为又一个生命在他们手中重生感到辛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