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4-11-28 13:40:00 阅读次数:1452次
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2015年10月26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85页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
——加强老龄工作作出的指示(2016年2月),《人民日报》2016年2月24日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的指示(2016年5月),《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最深刻持久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来应对。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
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要培育老龄产业新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
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要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要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民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
我国长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情。
——《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5月5日)
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5月5日)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支持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质量服务模式。要增强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强化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5月5日)
摘选自《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