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孩子反复感冒老不好?
添加时间:2024-12-18 19:55:00 阅读次数:321次
“医生,我的孩子总爱生病,一生病就不容易好,很快就肺炎了!”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患儿家属因反复感冒多次就诊,不仅加重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如果您正在被这一问题困扰,那您的宝宝可能患有一种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
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鼻窦、中耳以及扁桃体或咽喉)和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如果一年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可以判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1. 病原侵袭:病毒、细菌、侵袭很容易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病毒感染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孩子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引起孩子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导致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2.生理构造:儿童的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和咽喉,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更易受到感染。3.先天性呼吸系统畸形:先天性肺实质、肺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4. 营养不良:非母乳喂养、挑食偏食、贫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D、E和铁、锌等)缺乏,均可能成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5. 其他:早产、过敏体质或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入学入托、低BMI、日活动时间不足、环境状态、被动吸烟、长期应用药物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等。1.寻找病因,针对基础病处理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临床辅助检查,积极寻找潜在的基础疾病。如有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手术或介入治疗等方式。2.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应限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但必须注意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尤其对年幼、有基础疾病的患儿。主张基于循证基础上的经验性选择抗感染药物和针对病原体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的目标性用药。避免不必要或无指征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3.对症处理 根据不同年龄和病情,正确选择祛痰、平喘药物;咳嗽、喘息显著者,雾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高热者,予口服退热药物对症处理。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确保膳食多样,富含蔬菜、豆制品、奶类等,减少高热量、高盐食品摄入,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提升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睡眠质量,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多日光照射,提高机体免疫力。2.在病毒流行季节戴口罩,减少交叉感染,避免去人群积聚地方,如公园、超市、游乐场等;居住环境清洁、多通风,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被动吸烟。3.疫苗接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主动免疫,可预防流感、百日咳、肺炎链球菌等。4.免疫调节剂: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放大宿主免疫应答能力,因此尤其适合儿童人群。包括微生物制剂(各种细菌溶解物或提取物,卡介苗及其提取物等分枝杆菌类)、化学制剂(匹多莫德、左旋咪唑,咪喹莫特等)、生物制剂(免疫球蛋白、胸腺素、干扰素、转移因子)、中草药制剂(黄芪等)。最后,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如果您的孩子感染反复、迁延,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有效治疗。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