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3-11-30 21:50:00 阅读次数:282次
心脏磁共振是一种评估心血管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非侵入式医学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多序列、多参数以及任意平面成像,清晰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肌血流灌注及组织特征,并可以测量心脏的功能。
①心肌病变:原发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室壁瘤,各种瓣膜病所致的心室肌肥厚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②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各种大血管先天畸形和变异等。
③心包疾病: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及心包内占位性病变等。
④心脏肿瘤:粘液瘤、脂肪瘤、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和横纹肌瘤等。
①术后体内有金属夹子,临近检查部位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做磁共振。
②装有心脏起博器的患者不能做心脏磁共振,特殊类型心脏起搏器需在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检查。
③使用非磁共振室专用的各种抢救用具,不能够做磁共振。
④心率大于120次及心律不齐的患者,不能做磁共振检查。
⑤对于癫痫、幽闭恐惧症、3个月内的早期妊娠和重度高热的患者不能做心脏磁共振。
①检查前需进行屏气练习,扫描时听从口令,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
②扫描期间,不要随意移动体位,以免产生运动伪影,进而影像诊断。
③检查中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暴露,注意保暖。
④扫描过程中,若有不适,请立即示意。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核磁共振科
联系电话:0373-3029607
供稿:核磁共振科 柳计强
审核:核磁共振科 杨春华
美编:侯媛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