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电击伤!3分钟学会救命技能

添加时间:2025-04-23 19:40:00 阅读次数:306次

从家庭用电到户外雷击,

危险无处不在。

这就是生活中潜藏的致命危机

电击伤!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人数超过8000人,

其中70%的悲剧发生在家庭环境。


作为一名急诊医学科医生,

教你如何应对防范电击伤。  



PART.1


急救处置



第一阶段:

现场处置(0-10分钟)




核心原则:先保己,再救人  


1.断电操作 

立即关闭总闸,或用干燥木棍、橡胶手套等绝缘物移开导线

屏幕截图 2025-04-24 084012.png

  

  2. 伤情快速分诊  

     轻度触电(意识清醒,局部灼伤):  

    冷水冲淋伤口15-20分钟(水温10-15℃)  

     无菌纱布覆盖,避免弄破水泡    

     重度触电(意识丧失):  

     5秒内判断呼吸:观察胸廓起伏,耳贴口鼻感受气流  

     无呼吸心跳者立即心肺复苏(CPR),

     有呼吸者置于复苏体位(侧卧防误吸)  





第二阶段:

转运监护(10分钟-1小时)



即使伤者恢复意识,仍需:  

1. 持续监测心率  

2. 检查尿液颜色  

3. 固定疑似骨折部位  




第三阶段:

医院救治




急诊医学科将进行严密的监护及治疗,

重症患者需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  

屏幕截图 2025-04-24 084023.png


PART.2

急救误区解密



01

“触电者身上带电不能碰”


   真相:

人体不是电容器,

脱离电源后不会蓄电,

施救无触电风险。  


02

“小伤口不用去医院”


   案例:

某青年触碰220V插座后仅指尖灼伤,

3天后突发肾衰竭

电流引发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03

 “跳过CPR直接送医”


数据:心跳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CPR,

存活率下降7-10%。 


屏幕截图 2025-04-24 084030.png


PART.3

三维防护网络:家庭·户外





1.家庭用电安全方案


不用湿手拔插头  

电暖器与窗帘保持1米距离   



2. 户外避险指南



雷雨天气:

车内避险(关闭车窗,勿触金属部件)  

  正确姿势:双脚并拢蹲下,手抱膝盖低头  


高压线附近:  

  垂钓远离输电线(碳素鱼竿导电)  

  风筝线湿水后导电距离可达10米    



随着气温的升高,

用电量随之剧增。

在享受电力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

不能忽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




屏幕截图_24-4-2025_84118_mp.weixin.qq.com.jp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