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随着新生儿那声最悦耳的啼哭,产妇的喜悦和幸福感油然而生,然而,一些妈妈们也有可能面临产后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理疾病,是产褥期精神障碍的一种常见类型,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一般在产后4周内第一次发病。主要表现为产褥期持续和严重的情绪低落以及一系列症状,如情绪低落、失眠、悲观、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甚至影响对新生儿的照料能力,严重者出现绝望、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这不但会影响产妇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婴儿的身心健康。

产后抑郁症诱发因素?
生理因素:女性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有很大波动,有相关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对孕期及产后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心理因素:妊娠、分娩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比如孕期和产后身材严重变形,虽然大多数孕产妇适应良好,但也有个别孕产妇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有些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初为人母的角色改变,使其面临自身康复和育婴两大问题,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情绪问题。家庭因素:对于产妇而言,最强大的支持来源于其丈夫。婚姻满意度低、出生宝宝性别不合适、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产妇更易患抑郁症。另外,部分产妇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劳动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家庭经济的来源而导致经济上的压力加重,也是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产科因素:分娩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忐忑不安的体验。虽然产科设备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高,但产妇对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感到恐惧,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影响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导致难产,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从而加重产后抑郁的发生。睡眠因素:孕期睡眠障碍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妊娠末期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的孕妇出现产后抑郁的几率明显高于睡眠充足的孕妇;另外产后睡眠障碍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后大部分产妇需要不分昼夜哺乳、照顾孩子导致产后睡眠严重缺乏,这些可能增加抑郁情绪的发生。心理治疗:建议产妇定期参加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技巧。生活方式调整:鼓励产妇多参加户外运动,为产褥期产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调整好家庭关系,并保持好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药物治疗: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及心理治疗无效患者,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特点个体化用药,尽量选择不进入乳汁的抗抑郁药。
怎样预防产后抑郁症?
产前教育:产前健康教育可使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下降。加强对孕产妇的精神关怀,利用孕妇学校等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并指导孕妇合理的营养和活动锻炼。使其树立信心、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
母亲角色的转换: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与她们进行情感交流,主动关心她们,鼓励她们,并发挥哺乳母亲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
家庭关系:丈夫应主动协调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产后大概是女人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候,其丈夫应尽可能多陪伴在产妇身边,还要耐心听其倾诉,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感到自己在社会中、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指导产妇注意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和处理产褥期间工作生活的各种变化,及早融入社会生活中。
总之,产后抑郁症是孕产妇们的隐形杀手,准妈妈及宝妈们一定要注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给自己和宝宝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妇产科
联系电话:0373-3029648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