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4-04-26 22:45:00 阅读次数:266次
20世纪90年代末,一本畅销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女主人公“轻舞飞扬”双手、双颊反复出现蝶形红斑,后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最终因病离世。这本书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疾病引入大众眼前。自此,人们谈“狼”色变。2004年,国际狼疮大会确定每年的5月10日为“世界狼疮日”,其宗旨是提高对狼疮患者的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对狼疮病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提倡狼疮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后,世界各国在每年5月10日组织红斑狼疮主题宣传活动,使得这种神秘的疾病逐渐为大家所熟知。同时,随着“最美周芷若”的扮演者周海媚的离世,再次将”系统性红斑狼疮“推向大众的视野。
狼疮(Lupus)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狼”,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西方医学记录中。那时红斑狼疮指一种特异性的皮肤损害,在颜面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反复出现顽固性红斑,部分患者逐渐出现皮肤瘢痕、色素改变等,看上去像被狼咬伤后的疮疤,故取名“狼疮”,并沿用至今。但是,红斑狼疮可不是单纯的皮肤疾病,还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多个内脏器官,称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有哪些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侵犯全身各个脏器,比较常损害的脏器有皮肤黏膜、肾脏,还有神经系统、肺、血液系统、消化道、心脏及关节肌肉。
①皮肤、黏膜
大约80%的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皮疹,颜面部的蝶形红斑是最典型的皮损,也可表现为盘状红斑、手指掌部和指甲周围的红斑。患者也可以出现口腔黏膜、鼻黏膜的痛性溃疡、脱发、光过敏等。
②肾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比较常见,约50%的患者会出现临床上明显的肾脏受累症状,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少尿、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等,部分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
③神经系统
主要包括神经症状和精神症状,例如头痛、头晕、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妄想、木僵)、情感障碍(如躁狂、抑郁、焦虑)等。
④肺
包括狼疮肺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以及肺出血等,可以出现发热、胸闷、活动耐量下降、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⑤血液系统
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脾大等。
⑥消化道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肝脏增大、胰腺炎等。
⑦心脏
心脏各部位均可受累,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病变、冠状动脉病变(胸痛)等。
⑧关节肌肉
包括关节肿胀、压痛、关节腔积液,部分患者会有肌肉疼痛,肌无力。
引起红斑狼疮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①遗传因素:SLE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升高,双胞胎同时患SLE的概率可达40%,因此,基因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知的易感基因包括HLA-DR2、DR3等,但并不是所有基因携带者一定发病。
②性激素:SLE患者男女比例为1:9,以育龄期、妊娠期女性为主,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与SLE发病明显相关,因此SLE患者妊娠前一定要征求一下风湿免疫专科医生的意见。
③环境因素:日光照射、紫外线、某些化学药物(如肼苯哒嗪、青霉胺等),都有可能导致SLE的发生。
④免疫紊乱: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种类发生异常失衡和B细胞过度增生活化,就会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是攻击自身的罪魁祸首。
来自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和研究组(CSTAR)数据显示,SLE易出现受累的系统有:皮肤黏膜损害(如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环状红斑和丘疹鳞屑型皮损,此外,脱发、光过敏、甲周红斑、冻疮样皮疹、雷诺现象、肢端坏死也不少见,如图)、关节炎、发热、血细胞减少(贫血,白细胞减低、血小板减少)、肾脏损害(如血尿、蛋白尿、少尿)等。
此外,浆膜炎(胸腹水、心包积液等)、异常妊娠(如反复流产、先兆子痫)、血栓形成、神经系统(如头痛、癫痫、认知障碍)、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腹胀、腹痛)等也不少见。
如果育龄期女性,出现两个以上系统的症状,都应首先考虑到风湿免疫科进行诊治。另外因60%左右的SLE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受损受累,皮损会影响仪容,反而会促进患者尽早就医,年轻女性若出现上述皮损,既要考虑到皮肤科也建议到风湿免疫科门诊诊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因此大多数患者不能正确选择就诊科室,加之部分医生对SLE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诊断延误。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肾病风湿免疫科
科室电话:0373-3029431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