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胃里吃出来的“石头”——胃石

添加时间:2023-12-20 21:05:00 阅读次数:203次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柿子和山楂也逐渐进入大家的饮食结构中,酸酸甜甜极为可口,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腹痛的患者进入内镜科,因为他们胃里“长”了巨大的“石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石头”。


何为胃石症

结石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例如胆囊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大家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临床中还有一种相对少见且较为棘手的结石——胃石。所谓“胃石”,即因进食柿子、黑枣、山楂等食物或药物,在胃内聚集形成的凝固物或硬块,它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顺利从胃中排出,也就是胃内产生结石。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胃结石可分为植物性胃石和混合性结石,其中以植物性胃石最常见,植物性胃石的形成是因为山楂、柿子中含有鞣酸及树胶、果胶,在胃酸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后者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而形成。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

1.png

胃石症半数以上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一般呕吐量不多,可有咖啡色或血性物,而大量呕血少见;重点是有空腹大量食用柿子、山楂等诱因。由于胃石对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常并发胃溃疡、胃黏膜糜烂、幽门梗阻、肠梗阻,偶有穿孔及腹膜炎。对于有上述病史及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X线检查、CT检查、钡餐造影等检查,不过都不及胃镜检查直观、准确。

如何治疗胃石症

1、可乐治疗

可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畅销饮料,后来无意间有人发现它可以溶解胃结石,因为可乐中有一种成分为磷酸,磷酸可以和单磷结合,也可与钙结合,能有效破坏植物石的聚合物质,故能消溶植物石。如考虑为植物型胃结石,每天可饮用2瓶可乐(约1000毫升),一般性植物石3到5天即可溶解。

但这种疗法需要在医生诊断、评估后,指导患者进行,不建议擅自尝试。因为胃结石在胃内滚动后,可能出现胃黏膜损伤、胃溃疡,盲目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

2.png

2、胃镜下碎石治疗

可乐的优点是常见、价格便宜、耐受性好且使用方便,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内镜治疗。据统计可乐单独应用于植物性胃结石的溶解成功率在 50% 以上,联合内镜技术成功率可达 90% 以上。

在电子胃镜下用钢丝圈套器,套切石体,再用兜抓钳抓成碎块,大的须从胃内取出,以免排入肠道后引起肠梗阻,小的则让其自然排出。

3.png

3、外科手术治疗

胃结石较大、坚硬难溶,经内科治疗、内镜下碎石治疗未能成功者,或并发较严重胃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为宜。但是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发生肠粘连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胃石症

1、避免空腹吃柿子、山楂及黑枣等,尤其平日有胃肠动力差、胃术后、腹腔术后的患者及老年人,积极治疗胃肠动力性疾病以防胃石再形成。

2、避免酒后、饮茶后吃柿子、山楂等。

3、平时有烧心、反酸等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应避免吃上述食物。

4、避免高蛋白饮食前后吃上述果品。高蛋白饮食如:海鲜(螃蟹、虾等),禽畜肉(牛肉、鸡肉等)及奶制品等。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内镜科

联系电话:0373-3029491



屏幕截图_5-3-2025_15332_mp.weixin.qq.com.pn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