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3-09-01 20:50:00 阅读次数:197次
今天是第17 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我院推出科普文章——痛风——痛在哪里?能量CT发现“它”,一起来了解痛风吧。
“夜来脚趾痛”,凌晨3点,天还没亮,王先生就被左脚大脚趾的剧烈胀痛弄醒了。是不是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连着喝了几次啤酒,这大脚趾头就开始隐隐作痛了。来院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痛风在作怪。
一、什么是痛风?
痛风属于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在关节和组织中的沉积,形成痛风石并侵蚀相邻的骨质,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关节的畸形和强直。痛风的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就是足的第一跖趾关节处,也就是我们脚的大踇趾根部的内侧,表现为大脚趾关节极度疼痛的肿胀,被称为足痛风,关节可能僵硬,周围软组织红肿明显,甚至轻微触摸即感到剧痛,发作通常在夜间开始,急性期可持续长达 12 小时。痛风还可以引起踝关节、膝关节、手关节等部位受累,严重患者可以出现肾脏的损害。
二、如何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增高+典型症状就要怀疑痛风性关节炎了。X线平片(拍片子)可以反映出严重的痛风性关节炎,往往有周围软组织肿胀、穿凿样融骨性骨质破坏、痛风石形成等典型的表现。但X线发现的往往是较为严重的痛风性关节炎了。
如何更为早期的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可以借助能量 CT 来帮忙,能量CT的物质分离工具可以识别尿酸盐成分,不仅可以对骨质破坏进行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早期识别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滑膜、韧带、肌腱等处的尿酸盐结晶,在发生骨质破坏之前的早期就可以准确的诊断痛风,特点灵敏度和特异点都达到了90%以上,特别是对难以穿刺活检的关节、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痛风,或是滑膜液偏振显微镜下未检出尿酸盐结晶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可以对少见部位的可疑痛风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 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对于痛风我们首先要尽可能坚持低嘌呤饮食,富含嘌呤的食物会导致血液中更高水平的尿酸。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包括: 1.豆类及蔬菜类:黄豆、扁豆、紫菜、香菇等。 2.肉类:家禽家畜的肝、肠、心、肚与胃、肾、肺、脑、胰等内脏,肉脯,浓肉汁,肉馅等。 3.水产类:鱼类(鱼皮、鱼卵、鱼干以及沙丁鱼、凤尾鱼等海鱼)、贝壳类、虾类、海参。 4.其它:酵母粉、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包括红肉和内脏(肝脏等)、海鲜(凤尾鱼、沙丁鱼、贻贝、扇贝、鳟鱼和金枪鱼)等。 另外,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戒酒,无论哪种酒类均可造成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尤其是白酒和啤酒,含糖饮料也需要注意控制摄入。 最后,一定要控制体重,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劳累和关节损伤。
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放射影像科:
0373-38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