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4-10-08 21:25:00 阅读次数:269次
“人体隐形炸弹”“冷血杀手”,其病死率极高,如未及时诊治,患者发病48h内,病死率以每小时增加1%的速度增长,一周时达到70%,三个月可高达90%,这就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血液从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造成真假两腔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又称主动脉壁内动脉瘤或主动脉分离、主动脉夹层血肿。
1.高血压与高龄: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超过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高血压。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2.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内膜的破溃,易导致夹层。在长期合并吸烟、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的患者中尤为多见。
3.遗传性血管病变:如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瓣畸形及三尖瓣脱垂等,这些疾病的患者主动脉夹层发生率明显增高。
4.其他因素:血管炎、主动脉局部感染或外伤、妊娠等也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的原因。
三、主动脉夹层主要有哪些症状?
1.疼痛:突发剧烈胸痛,常表现为“撕裂样”或“撕扯样”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并可能随着血压的变化而加剧。
2.血压变化:疼痛致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会升高,部分可能出现低血压,这与夹层破裂出血、心脏压塞等有关。当夹层累及锁骨下动脉时,双上肢血压可能不一致。
3.心血管系统异常: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主动脉关闭不全,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心脏压塞、心肌梗死等。
4.神经系统异常:夹层累及颈动脉、无名动脉可能导致动脉缺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晕厥、脑血管意外、缺血性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症状。
1.即刻处理: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及出入量。绝对卧床休息,强效镇静与镇痛,必要时静脉注射较大剂量吗啡或冬眠治疗。
2.药物治疗:迅速将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或更低,减慢心率至60-70次/分及降低左心室张力和收缩力,β受体阻滞剂是最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应用时要保证机体能维持最低的有效终末器官灌注。
3.外科手术治疗:修补撕裂口,排空假腔或人工血管移植术。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很高,仅适用于升主动脉夹层及少数降主动脉夹层有严重并发症者。
4.介入治疗:在主动脉内置入带膜支架,压闭撕裂口,扩大真腔。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大多数降主动脉夹层的优选方案,不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且避免了外科手术的风险,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总体死亡率也显著降低。
1.积极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要长期规律服药并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包括监测血糖、血脂等,重视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治疗,积极控制病情进展。
3.积极治疗遗传性或获得性动脉血管疾病,尽早控制或延缓该类疾病的进展,以减轻对机体动脉血管的损伤。
4.重视定期体检,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嗜酒、经常熬夜、心理压力大等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早治疗。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0373-3029654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