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3-11-03 20:05:00 阅读次数:248次
据研究,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进餐10分钟大约要吞咽50次,在24小时内,一个人的吞咽次数约为580次,即使不吃东西,我们也得不断地把口腔分泌的唾液吞咽进去。吞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理机制,但是您是否曾想过,吃饭、喝水这样再平常不过的事,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可能暗藏危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年人生活中的“隐形杀手”——误吸。
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误吸,简单来说,是指老年人将液体或固体物质误吸入气管或肺部的现象。看似一个微小的吞咽动作,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往往更容易发生误吸。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有10%的人发生误吸事件,误吸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发展为肺炎,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此外,误吸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窒息等紧急情况,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文将介绍老年人误吸的原因、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什么是误吸? 误吸是指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食物、分泌物、血液等进入声门以下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过程。误吸通常分为两种情况: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显性误吸是指老年人明显地吸入液体或固体物质,如饮水、进食等,而隐性误吸则是指老年人不知不觉地将物质吸入呼吸道,如鼻咽部分泌物等。 老年人误吸的原因 识别高危人群:有误吸史、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留置人工气道的老年人,对于无上述情况的老年人,我们应通过询问、观察、使用评估工具识别现存误吸风险,包括吞咽障碍、咳嗽能力减弱、胃食管反流、口腔问题、不良进食、治疗相关因素。 体位改变:老年人往往存在姿势调节能力下降,在体位突然改变时,容易出现呛咳、误吸等现象。 药物使用不当:部分药物,如镇静剂、安眠药等,会影响老年人的吞咽功能,从而导致误吸。 疾病因素:如中风、帕金森病等疾病,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增加误吸风险。 饮食不当:老年人饮食过于急促、食物过于粗硬等,都容易导致误吸。 家居环境:家居环境不适应老年人,如地面过于光滑、家具摆放不当等,都可能增加误吸风险。 怎样预防老年人误吸? 加强健康教育:向老年人及其家属强调误吸的危害,加强吞咽功能训练,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护意识。 改善家居环境: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家居环境,如调整家具摆放位置、增加防滑措施等。 合理安排饮食:给予老年人软食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过硬、过烫的食物;控制进食速度,避免进食过快。 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针对存在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隐性误吸: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针对存在咳嗽、痰多等症状的老年人,适当使用止咳化痰药物,以减少隐性误吸的发生。 经评估如确实存在吞咽障碍的,则应尽早进行吞咽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地恢复丧失的功能,一起锻炼起来吧! 老年人误吸的紧急处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当老年人发生误吸时,可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紧急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站在或跪在老年人的身后,双手环抱老年人的腰部,一手握拳,另一只手压在拳头上,顶住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连续快速用力向内向上冲击,同时观察老年人的面色和呼吸情况,直至异物排出。 呼吸暂停急救:当老年人发生呼吸暂停时,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具体操作方法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检查老年人的呼吸、脉搏等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面对这个“隐形杀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老年人误吸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后果,我们要了解老年人误吸的原因、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才有助于更好地照顾老年人,预防误吸事件的发生。故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老年人的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提供适合老年人的环境和条件,减少误吸风险。同时,加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如有需要请联系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康复医院:0373-3029295
供稿:康复医院 李素梅
审核:康复医院 杨纯生
美编:侯媛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