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打过宫颈癌疫苗,还用做筛查吗?

添加时间:2023-06-09 20:00:00 阅读次数:214次

在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体检群众说:“我打过宫颈癌疫苗,不用做筛查了”。打完疫苗后还用做筛查吗?相信不少人,有此疑惑,请耐心看完这篇科普吧。


01

宫颈癌概述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起源于宫颈上皮内病变,包括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 SIL)和子宫颈腺上皮内病变(cervical glandul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GIN)。上皮内病变形成后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形成子宫颈浸润癌。

SIL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大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 LSIL )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 -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 HSIL )具有癌变潜能。SIL 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通过筛查发现SIL ,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是预防子宫颈浸润癌行之有效的措施。

高级别子宫颈腺上皮内瘤变( high - gradecervical glandul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HG - CGIN )比较少见。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唯一有疫苗可以预防、唯一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彻底根治的恶性肿瘤。


02

发病相关因素


1.png

SIL 和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 HPV )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

1.HPV感染 

目前已知 HPV 共有160多个型别,40余种生殖道感染有关,其中13~15种与SIL和子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已在接近90%的 SIL 和99%的子宫颈癌组织发现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中约70%与HPV16和18型相关。高危型 HPV 产生病毒癌蛋白,其中E6和E7分别作用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p53和Rb使之失活或降解,继而通过一系列分子事件导致癌变。接种HPV疫苗可以实现子宫颈癌的一级预防。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与子宫颈癌发生有关。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曾患子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女,也易患子宫颈癌。

3.其他 

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屏障避孕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3

什么是HPV


HPV病毒是人乳头瘤病毒的缩写,HPV 属于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是一种环状双链 DNA 病毒,其核心由约7800~7900个碱基对以共价键组成含有遗传信息的闭合环状双链 DNA ,外为72个壳粒包绕,形成对称的20面体。病毒无外包膜,直径约55nm,分子量约为5.4kD。

HPV有多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HPV感染可导致不同临床病变。根据生物学特征和致癌潜能,HPV 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等与癌及癌前病变相关,低危型如HPV6、11、42、43、44等主要与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泌尿生殖系统疣、复发性呼吸道息肉相关。HPV 的型别与子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相关:子宫颈鳞癌中HPV16感染率约为56%,而子宫颈腺癌中HPV18感染率约为56%。HPV 的型别有一定地域差异性,HPV52、58在中国及东亚妇女中检出率较高。

HPV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主要感染人体特异部位皮肤、黏膜的复层鳞状上皮,性接触为其主要的传染途径,其他途径如接触传播或母婴直接传播不能排除。性活跃妇女的 HPV 感染率最高,感染的高峰年龄在18~28岁,但大部分妇女的 HPV 感染期比较短,一般在8~10个月便可自行消失,大约只有10%~15%的35岁以上的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这种持续感染HPV的妇女,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升高。在妇女的一生中,可反复感染HPV ,也可同时感染多种不同型别的HPV 。几乎所有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数据都强有力地支持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需条件:①99.7%的子宫颈癌中都能发现高危型 HPV 感染,高度病变( HSIL )中约97%为阳性,低度病变( LSIL )中的阳性率亦达61.4%;②实验动物和组织标本研究还表明HPV - DNA 检测的滴度与子宫颈癌病变程度成正相关;③ HPV 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时序关系,从感染开始至发展为子宫颈癌的时间间隔10~15年,符合生物学致病机理。


04

宫颈癌疫苗


2.png

二价HPV疫苗

预防高危16/18型两种

四价HPV疫苗

预防高危16/18型和低危6/11型四种

九价HPV疫苗

预防高危16/18/31/33/45/52/58型和低危6/11型九种

并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病毒类型,所以不能保证接种后100%就不得宫颈癌了,但接种疫苗后至少能预防70%的宫颈癌。


05

宫颈癌筛查


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促使子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从感染HPV开始至发展为子宫颈癌的间隔时间10-15年,对于高危型HPV感染的检测,对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筛查策略为:细胞学与HPV联合筛查、细胞学筛查和HPV初筛三种。

筛查要点:有性生活女性于21岁开始筛查。

细胞学和高危型HPV检测均为阴性者,发病风险很低,筛查间隔为3-5年;

细胞学阴性而高危型HPV阳性者发病风险高,可于1年后复查;

ASC-US及以上且HPV阳性、或细胞学LSIL及以上、或HPV16/HPV18阳性者转阴道镜。

宫颈取样,做宫颈癌筛查,包括两种项目:

(1)宫颈细胞学检查:目前常用的是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

(2)宫颈病毒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06

筛查前需要做的准备


3.png


1、穿着宽松的分体宽松衣裤。

2、妇科检查前需排空小便利于检查。

3、避免月经期、尽量避开排卵期,检查前三天无性生活、无阴道灌洗上药。

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子宫颈癌的有效措施!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健康体检管理科

联系电话:0373-3029685


供稿:健康体检管理科  薛清杰

审核:健康体检管理科  尚娜  李俊鹏

美编:孙林蓁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