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3-05-22 20:30:00 阅读次数:239次
一、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前三部分归为结肠,所谓大肠癌通常指结直肠癌,肛管癌多数单列,以下所述大肠癌指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公布,我们可以清晰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口的增多,也意味着许多疾病的发生率将进一步升高,其中一位“危险分子”——大肠癌,就需我们予以重视。据2022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中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位居榜单前七的“高位”,消化道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8.6%。近年来,疾病发生的年龄,也在日趋年轻化,3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需要年轻群体引起重视。
二、什么会引起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有关。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也可能会出现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加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如大便隐血试验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年龄大于20岁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5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每5年接受1次大肠镜检查。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内科一病区
联系电话:0373-3029657
供稿:肿瘤内科一病区 祁晓星
审核:肿瘤内科一病区 贾建伟
美编:侯媛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