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脑卒中的常见误区

添加时间:2023-05-09 20:50:00 阅读次数:194次

Q

一、年轻人就不会得脑卒中了吗?

A

脑卒中绝不是老年人专有的疾病,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熬夜,不要仗着年轻,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不要不以为然,应注意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以及异常的处理,定期体检,远离脑卒中。



Q

二、突发一侧肢体无力,等一等能恢复?

A

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瘫痪的时候,千万不要等一等,一旦等待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因为这种时候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脑卒中。应快速拨打120,尽快将患者送至附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时控制病情。


1.png

Q

三、脑血管急性堵塞,舌下取栓,手指脚趾放血,能通血栓?

A

通过舌下取栓、手脚趾放血等方式,并不能将脑内的血栓取出来。时间就是大脑,发生脑血管闭塞后,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重要,我们应及时将患者就近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诊治。如通过手脚趾放血等不当方式治疗,可能会影响我们整个的身体功能,甚至延误时间,延误生命!


Q

四、突然偏瘫,立刻马上吃阿司匹林能保命吗?

A

脑卒中分为脑缺血和脑出血两种类型。如果患者是出血性脑卒中,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不但不能够延缓病情进展,还可能会增加出血性疾病扩大风险。此外,一些偏方的药物也不要轻易服用,因为一旦发生偏瘫后,患者不但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还可能会因为呕吐误吸,造成病情加重。


Q

五、得了脑血栓,手术比药物效果好?

A

患者脑血栓堵塞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控制病情,并不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每一个病变都有它的手术适应症和药物适应症,一旦出现缺血、狭窄,药物治疗是基础。轻度或中度脑血管狭窄的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益。


Q

六、发现脑血管狭窄,一定得放支架治疗吗?

A

轻度的脑血管狭窄(狭窄程度在50%以下)对我们脑血管和远端的供血是没有影响的;中度的脑血管狭窄(狭窄50%~70%)也并不一定都要放支架;只有一些重度的脑血管狭窄、有症状的时候,且医生综合研判后适合放支架,才会建议患者进行支架治疗。


Q

七、脑血栓后一定会瘫痪吗?

A

脑血栓后不一定会瘫痪卧床。脑血栓分很多种类型,有时虽然血管堵上了,但这个血管可能并不是我们脑部的重要功能区,即便堵上了,影像上已经有病灶了,但患者没有症状,通过快速救治和后期康复理疗,脑血栓并不是那么可怕。


Q

八、脑梗死十年了,还能手术把血栓取出来吗?

A

栓子堵塞血管一段时间后就发生了永久性脑梗死,再开通不仅不能救回这些脑组织,还可能会造成再灌注损伤、脑出血。因此,脑梗死后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很关键,一旦出现脑梗死的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近送医。目前取栓标准是6 h以内最适宜,在该时间窗内到达医院的大部分患者都能够通过取栓治疗获益,发生偏瘫后快速送达医院治疗也能够减少残疾。

2.png

Q

九、秋冬输液防脑血管病,是真的吗?

A

秋冬季节输液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没有任何作用,并且输液通过血液内给药,直接在血液里作用,具有潜在的输液反应。日常生活中,脑卒中高危人群可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变化,注意保暖,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多喝水、保证液体的平衡等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Q

十、得了脑血管病,手术就会人财两空吗?

A

确实有一部分患者做了手术、花了钱仍然留下严重的残疾、偏瘫,甚至死亡。但如果医生建议患者做手术,一定是因为做手术能够给患者的预后带来更好的帮助。所以得了脑血管病,如果专家建议做手术,肯定是要比不做手术更好一些。

3.png



供稿:神经内科一病区 马世江

审核:神经内科一病区 靳玫

美编:侯媛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