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3029114

【科普】生命通道之海姆立克法

添加时间:2023-03-24 20:50:00 阅读次数:181次

海姆立克法是1974年美国外科医生亨利·海姆利希针对气道异物而发明的一套利用肺内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将气道异物冲出的急救方法,每年挽救数千人生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抢救气道异物完全梗阻的标准急救法,本次将向大家科普如何进行救助气道异物的人和关键时刻的自救,请记住,鱼刺卡喉、小异物没有完全堵塞气道和溺水不适用于本办法。

1.png

气道堵塞的病人往往有典型的“三不双前倾”,即不能说话、不能言语、不能呼吸,双手掐住颈部而前倾,很快病人就会颜面青紫,继而心跳停止,所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氧气!


2.png


如果我们发现某人出现食物吸入气道,询问并征得同意后可以站在或跪在被救者身后,用双臂环抱住被救者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侧内收,放在肚脐略靠上,胸骨正下方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握拳的手,向身体上部持续快速冲击腹部,直至阻塞物被清除并且能够发音、呼吸,或者直至他失去反应。


如果被救者是孕妇或体型非常大,应给予胸部冲击,而不是腹部冲击!



如果被救者意识丧失,则骑跨于被救者髋部,施救者一手的掌跟放在被救者胸廓下脐上的腹部,另外一手放在手上,利用身体重量,快速冲击压迫被救者的腹部,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请记住,此时操作尽快在1分钟内将异物排出,如果不能或无法确定是否存有心跳,则直接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被救者意识丧失状态并且呼吸停止或“倒气”,则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而不是进行海姆立克法!

4.png


当自己被异物窒息后可以弯下腰去,将脐与胸廓下发的腹部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快速向上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以上方法均适用于成人和一岁以上的儿童!

那么对于婴儿怎么办?

5.png


对于发生气道异物窒息的婴儿,应给予背部拍击和胸部冲击联合的方式清除阻塞物。首先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我们的前臂上并用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以保护颈椎,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侧肩胛骨之间进行最多五次背部拍击,如果仍未拍出,则拍击的手扶住婴儿后枕部,前臂轻夹婴儿躯干,将婴儿翻转为仰卧位并支撑其头部,用另一只手的两根手指进行最多五次胸部冲击。重复五次背部拍击和五次胸部冲击,直至婴儿能够呼吸、咳嗽或啼哭,或者直到他失去反应。


特别注意:



海姆立克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有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等并发症,故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能够自主呼吸并无颜面青紫,则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呢?

①将食物切成细块并充分咀嚼;

②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时进食或口中含有东西;

③有脑血管病后遗症、假牙或饮酒的人尤为小心气道异物。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科

急救电话:0373-3029120




图片

END


往/期/回/顾



新乡医学院“学习强国”TOP榜单出炉了,快来看看我院谁是“学霸”


【科普】您知道如何正确拨打“120”吗?


【科普】一文带你读懂“精索静脉曲张”






供稿:急诊医学科  万强

审核:急诊医学科  范锡伟

美编:侯媛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6.png